顶慧笔学 - 言情小说 - 穿越七零做知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1

分卷阅读381

    “姐,你为啥不出去啊,你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卫华,你得要相信,条条大路通首都。不管出不出国,最终我们都能达成自己的心愿才是最重要的。国家政策一直在变化,我留在国内,跟着政策走,跟着政策干,才能做个好的基层干部。学再多的理论,我得要会用于实践才行。我虽然没出国,可我比那些出国的多了四年工作经验,收获不大吗?”

    “姐,我懂了。”苏卫华觉得内心深处受到了很大的感触。

    他的青玉姐经得住诱惑,也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清楚的选择。

    他以后也要以青玉姐为榜样。

    不管未来多大的诱惑,他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信念,也不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国。

    想明白之后,姐弟两心情也轻松起来。

    拎着水果到了陈教授家里。

    陈教授和吴教授都在。两人也知道苏卫华要出国的事情了。

    知道这几天会上门来。

    见两人果然来了,吴教授和陈教授都高兴不已。问他们准备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吴教授还考了苏卫华一番,知道他课程学的扎实,心里也很欣慰。

    这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啊。

    好苗子。

    而且这次成为出国人员,等未来回来,必定也是国家栋梁。科研界的新星。想着那一天,就觉得心情激动澎湃。

    他感慨的拍拍苏卫华的肩膀,“我不多说了,就叮嘱你一句,好好学习,早日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苏卫华坚定点头,“老师,我会的!”

    旁边陈教授和苏青玉都是一脸欣慰。

    至于苏青玉拒绝去留学的事情,陈教授也是十分的理解。

    她自己也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人,感触就是,东西方差异很大。

    青玉留在国内踏踏实实的从实践中寻求真知,也许能够发掘更适合华国的经济道路。

    想起起这个,她倒是将一份报纸从自己的茶几下面找出来,给苏青玉看。

    苏青玉接过来看了眼。

    最吸引苏青玉的,就是上面标题里,小岗村几个字。作为一名关心改革开放这件事的人,对这地方可是很熟悉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八点见。

    我永远调整不过来的作息时间……

    第212章

    小岗村这个地方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特别是苏青玉他们这些励志当村官的。对于这个贫穷的村子有过研究。

    这报纸上说的就是小岗村最出名的一件事儿, 全村按血手印, 分田到户的事情。

    苏青玉也知道, 第二年他们村子确实也大丰收了, 后面很多农村纷纷效仿,再后来就是全国进行农业改革。

    陈教授知道她是管基层的, 就想问问她的想法,道,“你是当基层干部的,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理解?最近很多老同志也讨论这问题,看法都不同。”

    苏青玉道,“这样做, 确实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比集体种植更能激发社员的潜力。”

    陈教授道,“那你准备在苏家屯这么干?”

    苏青玉摇摇头,“苏家屯,如果社员们同意, 我还是想走集体制。”

    “这是为什么?”

    苏青玉认真分析道,“农村的情况不同,这种分产到户确实能够有利于提高产量, 激发更多又能力的农民同志, 走上致富的道路。但是苏家屯不同, 苏家屯目前已经走上致富的路了。分产到户,是让一部分人有能力的人,先走上致富的路。而苏家屯, 希望能够带领所有人致富。”

    其实这个问题,当年苏青玉也和很多志同道合的考村官的同志分析过。

    他们都认为,在大环境下,没有什么文化和见识的农民同志,除了种地,基本上没什么特长。

    有能力的农民同志自然可以迅速致富,甚至离开农村。而一部分能力平庸的,就不行了,得有人带着。

    这时候组织的重要性就来了。

    不过就目前这个国情来说,让所有农村脱贫致富这是不可能的。大家还在追求吃饱饭,穿暖衣的阶段。

    而国家目前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和人才来干这活。

    更没有这个市场提供这么多农副产品去致富。想想未来扶贫工作依然还在做就知道了。所以说,分产到户,是目前最适合的路子。

    陈教授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不过她对苏青玉的分析倒是很赞赏。

    “那你觉得国家未来会实行分产到户吗?这个村子目前并没有受到处分。这算是一个信号了,”

    苏青玉道,“我猜测,会实行分产到户的,这是国情的需要。很多生产队自己不作为,反而耽误了农民同志的发展。而且这种大锅饭,也确实让很多有能力的农民同志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陈教授笑着道,“你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知道的这么透彻呢。”

    苏青玉有些不好意思,“看得多了,”这可是实话。她看的多,而且看的很远。未来分产到户的结果也看到了。有发家致富的农民同志,也有依然勤恳的在那片土地耕种的农民同志。

    “看你有这样的见解,我倒是一点也不为你不出国而遗憾。你未来的舞台,不会差。”

    旁边吴教授拍拍苏卫华,“卫华,你压力可大了,你姐姐以后可了不起的。”

    苏卫华笑道,“压力一点都不大,青玉姐本来就比我出息。”

    “你这小子……”吴教授笑着指了指他。

    小岗村这事儿上了报纸,后续果然引起了一些农村同志们的想法。

    实际上集体制度这么多年了,很多农民内心已经开始希望单干了。

    毕竟从一开始满怀激情的走集体劳动,到后来越来越多人开始懒散怠工,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走集体,还真的没办法做到切切实实的公平,长年累月的,谁心里也不得劲儿啊。

    这不,小岗村倒是给大家先走一步,走出了一条大家都渴望的道路。

    好些干部们都开始巴望着了。想看看上级会不会处分小岗村,如果不处分……

    连红旗公社的何书记,都往苏家屯走了好几次,让他们那边一旦接到苏青玉的电话,就让她打电话到公社。有重要事儿要和苏青玉谈。

    见何书记这么紧张,就立马有人问了,“啥事儿何书记,出啥大事儿了,和咱苏家屯有关吗?”

    “没啥关联。你们别管。”何书记严肃道。

    他这么一说,大伙儿反而更好奇了。生怕出啥大事儿了。

    就让整天在外跑怕生意办大事的苏卫民去打听。

    苏卫民现在养成习惯,就是多看报纸,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出口就是国家时事政治的博学者。

    他也看到小岗村的新闻了,当时也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