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言情小说 - 双生(纯百 骨科)在线阅读 - 主角与哭泣的母亲

主角与哭泣的母亲

    谁知道周承文和周尚礼是姐妹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露出惊讶的目光。

    虽然两个人姓氏一样,名字也有些关联,但知道这个事实的人大多还是抬起眉毛睁大眼睛,用不可置信的表情说一句“啊?”。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太不礼貌,人们总是会笑两声掩饰过去,然后给自己找补到。

    “她们长得不是很像啊。”

    这么说完的人通常会愣一下,因为下意识说完后才回想起来她们其实长得很像。一样的眉眼,相似的五官轮廓,但为什么没反应过来呢,这可不是围观路人的责任。

    肯定不敢相信吧,因为周承文是很受欢迎的那种。她像是每个小说主角都会爱上过的那种,被夸张地追捧的人。同样的,她不像是那种真的会和主角在一起的角色,而是某一天突然就消失了,永远在心底留下一处无法弥补的空白。

    周承文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因为她身体不好,缺课的时间差不多赶得上在校的时间。体育课从不参与进来,而是坐在树荫下遥遥望着操场,她有时候会看着同学们跑步,有时候会低头,抓住为数不多的时间补一补落下的功课。春夏相交的季节,她穿着不那么合身的校服外套,袖子长得盖住了半个手掌,于是她把袖子卷了上去,露出半截洁白的手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身上,一个又一个的光斑让她眯起了眼睛。

    谁不喜欢周承文,说来说去都是周承文。

    医生在她出生时就下了这孩子活不到长大的结论,无论是谁都在期待着一个奇迹,又在看着她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时做好了分离的准备。

    她从一个生下来就在重症监护室观察的婴儿渐渐长大,有时候健康,有时候情况会突然恶化,但最终还是没有逃出医生的预言,在成为大人之前就死去了。

    没有人能接受这个结果。

    在十七岁的夏天,周承文死于自杀。

    没有任何预兆,前一天还和朋友约好了看电影的人后一天就从楼上跳了下去。周承文,她是一本书中绝对的主角,故事以她开始,围绕她而书写,最后因她留下的疑点破解结束。体裁是小说,类型是悬疑,目标是查询她的死因,那样一个温和乐观的人,她怎么会自杀呢?这本小说不会有抢人风头的侦探,因为唯一的主角只会是周承文,不需要喧宾夺主的东西。

    母亲哭得歇斯底里,她以为自己的孩子能逃脱悲惨的命运,可周承文没能迎来她的十八岁。在这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里,她只能按照习俗把亲生女儿的贴身衣物连同没能送出去的成人礼物一同火化,和骨灰一起埋葬。

    是真的自杀还是有什么其它原因,罪魁祸首是病痛还是无人理解的孤独,真实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承文这个人,她的经历,她的思考,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她究竟是坦然还是害怕。重要的是你回忆起她坐在树荫下学习的场景时,有没有后悔没有上前搭话。

    那么我在这个故事中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任何位置。我是周承文的姐妹,是葬礼角落里悲伤的友人A,是补全她人生其它部分的碎片化叙事。我的人生轨迹也许需要根据周承文来规划,尽管她已经死了。

    她死的那天我就没再去学校,作为家属我应该请假参加葬礼,以及修复那颗按理说会因为亲人去世而变得千疮百孔的心。

    没怎么见过面的亲戚抓着我的手,和母亲一样哭得喘不过气来。她们的手那样用力,牢牢攥着我的。为什么那么好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走了呢。她们这样说的时候,我觉得还有后半句没有说出口的台词。

    为什么身体不好的是周承文而不是她妹妹呢。

    我也这样想过,为什么是她不是我呢。

    在被这样感叹后我就失去了出现的意义,所有人都忘记了我的存在,因为主角并不是我。所有人都在为周承文流泪,他们遗憾这么好一个人就这样不在了。长辈们说她很有礼貌,老师们说她十分聪慧,朋友们说她善解人意。周承文在黑白的相框里往日一样微微笑着,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

    晚饭吃得有够压抑,自她死后一直是这样。中午买来的盒饭,连扔进微波炉热一下都没有就端上了桌。我可以自己去加热,但看到母亲那张仿佛随着周承文一起死掉的脸,我老实地坐着没有动。凉掉的肉的表面浮着一层腻腻的油,努力了三次也没能把它们送进嘴里。我放下了筷子,抬头一看母亲又哭了。

    七天了,我以为她的眼泪早该流尽了。

    母亲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因为周承文高昂的医药费努力工作,她因此和想放弃治疗的父亲离婚,带着周承文到了医疗资源更好的大城市。可那又有什么用,她还是留不住自己女儿。现在什么都没了,连自己的身体也因为过劳的工作透支。

    活该。我不合时宜地想到。

    她为了带周承文看病,把我一个人留在老家,和只会喝酒的父亲一起。现在周承文死了,我依然没能成为替代品,七天来母亲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她不是在发呆就是在哭,宁愿自言自语也不抬头看一眼。

    我想,她看到我的脸,应该就会控制不住地说出那句恶毒的话吧,为什么死的不是你之类的话。

    安静的餐桌前母亲突然崩溃了,她嚎啕大哭,把饭盒望桌子上一砸,又把筷子勺子杯子全都扔出去。菜油、肥肉、米饭撒了一桌子,地上也有。她不断挥舞着饭盒砸在桌子上,把底下的米饭砸扁。筋疲力竭后母亲渐渐安静下来,无神地倒在椅子里。又过了一会,默默地起来,一点点把自己弄出来的东西收拾干净了。

    我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既不想吃碗里这口饭,也不想说话。只是在母亲打扫到我脚下时转了转身子。

    她把弄脏的地方收拾好就回卧室了,我还是坐在原位,又吃了几口米饭后把盒饭扔掉了。

    母亲在这时候打开了卧室门,对我说出了七天来的第一句话。

    “留一盏灯,今晚小文会回来的。”

    我回头看着黑白的相框,周承文还在笑,读不懂一点空气。

    不要再回来了,我想。

    客厅里的灯开着,我就关上了卧室的。只留一盏等周承文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吧,只去看望母亲就够了,不要来找我。然后,下辈子去当个健康的小孩,做独生子,依然是家里的主角。这是我最后的良心以及祝福了,走吧,既然已经死了,就不要再回来。

    我闭上了眼睛。

    但习惯真是件微妙的事,我把自己蒙在被子里,依然会觉得周承文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搭上来一只手,晃着我的肩膀让我出来。那么温柔体贴的人,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也可能睡着了,她总是跪在我床上,非要喊我起来。

    夜深了,安静的房间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每次的间隔都十分短暂,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如此让人不安。接连不断的敲门声如同均匀滴落的水滴,有着一股不被理睬便不会停止的气势。我感到害怕,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掀开被子在模糊的灯光下,把门打开了。

    “妹妹。”周承文站在门口叫我。

    我知道在一般的习惯里,多子女家庭总是年纪小的叫年纪大的姐姐,年纪大的直接喊年纪小的的名字。但周承文偏偏喜欢叫我妹妹,我也从来不叫她姐姐。这听起来很别扭,我一直觉得双胞胎本来就没什么分姐妹的必要。

    脑袋晕晕的,我下意识觉得周承文不该在这里,可她正在眼前。就像以往很多次那样,周承文穿着校服,袖子很长盖住了手掌的大半,于是她把它们挽了上去,露出半截洁白的手臂。

    “不邀请我进去吗?”

    我侧着身子让开了位置,就像以前那样。

    周承文一脚踏了进来,她抓住了我的手,很温暖。实际上她的手并不温暖,总是很凉。吃完饭短暂的时间内会有些温度,然后很快变得冰凉,周承文就像是质量不合格的火炉,只有在燃料刚加进去的时候能燃烧一阵,很快就只剩炉灰了。

    “你有没有想我?”她问。

    “我好想你。”

    她这样说到。

    我的回答是不重要的,在我张口而未言时周承文打断了我,她搂着我的脖子吻了过来。

    就像以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