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在线阅读 - 第1483章 并州军的再次调动

第1483章 并州军的再次调动

    司马伦没有再吭声,而是低头思索着,慢慢地咀嚼着司马师的话。

    从他出生之时,曹亮就似乎是他们司马家最大的对手,从他父亲司懿到哥哥司马师,对曹亮无不是忌惮三分,曹亮的存在,让已经执掌天下权柄的司马家始终笼罩在一片的阴霾之中。

    这让司马伦很是好奇,小时候他就常常地去问母亲,而柏灵筠似乎对此是讳莫如深,甚至连曹亮这个名字都不许他提起,更别说知道关于他信息了。

    司马府里的下人们,也似乎得到了相应的警告,没有任何人敢提曹亮的名字,似乎这世间并不存在一个叫曹亮的人。

    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重的,尤其是像司马伦这样聪明绝顶的天才神童,你越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就越要刨根问底,弄个明白。

    只过少时他活动的圈子并不太大,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师又是每日忙于政务,自然无暇去解答他的疑问,毕竟司马家和曹亮的之间的恩恩怨怨,那可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细细地来讲,那也得说上个三天三夜才能说个明白。

    司马伦长大了一些之后,接触到了军机大事,这才明白,曹亮竟然真得是恐怖如斯,他控制着并州和幽州,雄居北方,虎视眈眈,对司马家的大业形成了极大的阻碍,而且曹亮还把手伸向了冀州,已经完全具备了和司马家分庭抗礼的能力。

    这样的对手如果不剪除,司马家就纯粹没有未来没有希望。

    司马懿去世的时候,将大位传给了司马师,但同时还指定由司马伦将来接替司马师的位子,那时候司马伦还尚年幼,对此是懵懵懂懂。

    而现在,司马伦明白了过来,司马懿传下来的,可不仅仅是司马家家主的这个位子,还有家天下的这份担子。

    司马师自从接替了这个位子之后,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忙着,承继大业也就意味着将会承担更大的责任,看到司马师呕心沥血的样子,司马伦似乎明白了,地位与责任是相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有朝一日司马师不在世了,那么这份担子,便会落到他的肩上,由他来承担了。

    权力看起来相当的诱人,古往今来,让多少的人趋之若鹜,可真正站到了权力的顶峰之时,才发现权力其实是一副千钧重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面对曹亮这样强劲的对手时,这副千钧的重担可能就不止千钧了,而成为了万钧重担,一般没点坚强意志的人,根本就无法撑得起来。

    地位越高,责任便越大,这是司马伦自己悟出来的一个道理,如今司马师双目失明,能力受到了限制,做为后继者的司马伦,就必须要学会主动地承担更多的责任,来替司马师分忧,这也是司马伦滞留白马,暂时没有回到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

    调虎离山之计是司马伦提出来的,虽然他无法左右战局的变化,但司马伦还是希望自己的计划可以成功,这样便可以大大地减轻司马师肩上的压力。

    并州那边的消息传回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黄河对岸的的消息却是实时,在曹亮离开黎阳半个多月之后,并州军突然又发生了大规模的调动,并州军之中的两大精锐王牌骁骑营和屯骑营突然被调离了冀州,连夜返回了并州。

    这次并州军的调动是在极为隐密的状态下进行的,骁骑营和屯骑营的出发,都在半夜时分,偃旗息鼓,悄然进行,显然就是为了防备司马军的细作探知。

    只不过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根本就无法瞒得过司马军的耳目,到了凌晨的时候,司马军的细作就已经大致可以确定并州军调动的人数和番号了,并且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传递到了黄河对岸的白马,传递到了司马师的手中。

    并州军的这一次调动,似乎有些出乎司马师的意料,这次并州军一下子把最为精锐的两个骑兵营调回了并州,显然是并州那边的战事升级了,否则的话,曹亮是不可能向并州增派援兵的。

    难道说曹亮带出去的八万人竟然搞不定匈奴人?司马师大感疑惑,并州军的战斗力如何,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凭借着十万乌合之众的匈奴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败曹亮的人马的,除非并州那边发生了特殊的意外的情况,否则曹亮不可能如此急冲冲地调动骁骑营和屯骑营返回并州。

    消息的滞后性让司马师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并州军的这一次调动,对于司马军的黄河防线来说,却是一个无比利好的消息,并州军调走的越多,说明他们渡河作战的可能性便越低。

    尽管骑兵部队不是渡河作战的主力兵种,但是却是后续作战的有力保障,如果没有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并州军就算是渡河成功,也会推进缓慢,无法进行大纵深地战略攻击。

    所以说,并州军这次的调动兵马,传递给司马军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并州那边的军情紧急,曹亮应该大概率地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并州,暂时无暇顾及渡河之事,只要司马军可以撑到凌汛期,便可以安稳上半年了。

    钟会有些担忧地道:“大将军,这会不会是曹亮的疑兵之计,故意地将骁骑营和屯骑营调离黎阳,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地发起偷袭?”

    钟会的担忧也是一定道理的,并州军的骑兵部队并不会参与到渡河作战之中来,所有准备渡河的军队,并未撤离,如果这个时候司马军思想麻痹的话,万一是计,那情况可就糟糕了。

    司马师点点头,钟会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兵不厌诈,便是此理,并州军如果真得谋划此时渡河,故布疑阵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不管并州军有什么动作,司马军这边既定防御方针是绝不动摇的,管他东西南北风,我唯有不动如山才是正解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