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玄幻小说 - 好友在线阅读 - 第518章

第518章

    然而,到了这一年的九月,伪朝的气焰无可奈何地衰落了下去:

    去年九月,即大至元年九月,虚连提在长安做皇帝,南方的许朝与蕃域的悉勃野国结成了盟国。悉勃野近些年来被伪朝逼退在蕃域,无法西进,许朝与悉勃野结盟,如果北方的伪朝趁许朝北伐,南下攻打许朝,悉勃野将发兵攻打伪朝的边州。

    大至二年,伪朝果然南下,伪朝没能快速攻下许朝的荆州,悉勃野国趁乱向伪朝治下的甘州、陇州发兵十万。伪朝想要东出,但是他们没有没能占领雍州——第五岐反而带兵进入了关西。他们想在并州利用尸群,结果尸群不为他们所用,成为了第五岐入关的机会。

    伪朝最初想要两拳出击,既夺关东、又夺荆州,如今,伪朝东面有第五岐、赵茂等人,西面有悉勃野国,伪朝不能两面出击,反而变成了两面受敌,颓势渐渐明显。

    伪秦要出征时,图伦诸部团结异常,如今不断战败,内部纷争渐起。虚连提的叔父和几个外姓部族的贤王要带自己的族人撤回大漠,虚连提的儿子不许叔祖父撤退,虚连提憎恨所有不听他的命令的人。

    伪秦内部渐渐乱了起来。虚连提这位皇帝,似乎最多只能再撑一年了——他似乎的确说准了自己的天命,原来他真的只是要做三年皇帝。

    “三”,这是他无法逃避的命数。

    虚连提在长安查看军报:第五岐带兵收复了襄阳,襄阳城失守,南下的伪秦大军被割断了与伪秦主军的联系,短短一月之间溃散开来。第五岐收复襄阳,赵茂带兵出击——赵茂身形高大,使一把紫铜长锏,骑在高头大马上,两锏下去,隔着甲衣,将虚连提的小儿子抽成了肉泥。

    紧邻京兆的唐州即将被赵茂带兵攻下。

    虚连提身在长安,寝食难安,他再次在国境内聚集军队,但他似乎看见了尸群,他梦见他召集来的不是活人,而是尸群——

    那群他没有亲自见过的愚蠢东西背叛了他,在梦里向他涌来,它们撕扯他的身体。

    虚连提看见了大火,那群愚蠢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密密麻麻,最后变成了一场充满了太极宫的大火。

    许朝的哀太子站在火里,袖手站在台子上,以君王的气势睥睨虚连提,再一次问他:“何不以礼见孤?”

    何不以礼见孤?!

    长安现在还是他虚连提的长安,这是他的地盘,一个死去的人不该说话!!虚连提愤怒地在长安指斥众人对他的背叛,指斥尸群对大秦的背叛,指斥哀太子的鬼魂不该出现。

    哀太子的鬼魂萦绕在虚连提的心上。哀太子的亲弟弟困住了秋浦的卢鸿烈。秋浦接替了乾佑末年的长安,燃起了一场大火。

    随着大火燃起的烟雾,如一片浓密的乌云,覆压在秋浦上方。火光大作,长江的江水似乎都要被这大火染红。

    卢鸿烈在大火中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他终于知道了,长公主为何缄默不语。不是因为她已经默认自己输了,而是因为她知道,卢鸿烈根本不可能赢……江表门阀可以得到一位皇子,但是他们无法册封皇帝。

    江表门阀手里,没有象征着帝王天命的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一枚传国玉玺,自始皇帝传至许朝皇帝,不知何时,它已被长公主拿在了手中。

    崇煦去世前,卢鸿烈代皇帝监国,帝王的玉玺留在秋浦的行宫中,江表门阀议事后,诸臣会去宫中请印。一切都按照礼数来办——

    除了盖下印玺的人不再是崇煦本人。

    行宫中的掌印官收藏着许朝的国玺,卢鸿烈将一位掌印官换成了自己的外甥,要他仔细看守印玺,除了皇帝陛下本人外,任何人不得擅动盛放着国玺的匣子。

    许朝的国玺象征着帝王的无上的权力,这是凡人与天地所缔结的盟约。国之神器不可轻易示人,卢鸿烈等人敬畏天命,他们使用国玺,但是他们并不敢轻易拿出国玺,总是恭恭敬敬地将之封在匣中。

    然而匣中的传国玉玺,不知何时已被调换了。

    八月下旬,卢鸿烈的外孙给了卢鸿烈致命一击:他把秋浦的精兵送给了从建业来的将军。秋浦的兵力瞬间空虚了一半。

    卢鸿烈大为震惊,卢鸿烈是一个高门子弟,出身教养极好——他在得知消息时,甚至恨自己的教养太好,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发泄自己的怒火,只能带着怒气叹了一声。

    紫麟。

    周紫麟的名字是卢鸿烈取的,卢鸿烈只有一个女儿,他将她嫁给了毗陵周家的春霖。两小无猜,门当户对,卢鸿烈无比满意这门婚事。

    紫麟出生时,是一个傍晚,天色发紫,录公在焦急地等待中,听见了自己的外孙出世时的第一声啼哭。

    我家麒麟儿!

    毗陵周家长久说吴语,周春霖的“霖”字读如许朝官话中的“宁”字。卢鸿烈想为周紫麟取名为紫麟,又怕“霖”“麟”在许朝官话同音,是了忌讳,周春霖那时笑道:“伲惢南人弗作北人,叫麒麟儿听弗出忌讳。”

    卢鸿烈也笑了,周春霖是个爽朗大方的女婿,凡事尊重丈人。

    伲惢南人,我们是南方人,周春霖的身上保留着几分南朝的旷达与傲慢,他无意于离开南方北上,去做一个崛起于北地的朝代的官员,卢鸿烈以为这也不算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