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都市小说 - 灾难艺术家在线阅读 - 322 独家新闻

322 独家新闻

    表演结束的时候,曾远文有种从溺水状态死里逃生的感觉,大口大口呼吸着,却依旧无法忘记窒息的痛苦。

    此时曾远文才知道,原来表演还能够进入如此层面的状态。

    但是曾远文无法确定,自己的感受是否正确,再加上突发状况的打断,以至于他就没有能够回过神来,一直到现在得到陆潜的肯定,那种亢奋和激动刹那间就如同火山一般井喷出来,浑身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

    曾远文需要休息一下,他停下脚步,伸出左手扶住走廊墙壁,低头看着微微打颤的膝盖,脑海正在经历惊涛骇浪的冲刷。

    有些狼狈,但也有些享受。

    抬起头来,曾远文就看到三步远开外的黎文贞,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而满足的笑容,似乎正在嘲笑曾远文的狼狈,但曾远文也能够看到黎文贞依靠着走廊墙壁,身体就好像力量全部被抽走一般需要一点支持才能够面前站稳。

    她和他,都是一样的。

    刚刚这场戏,你来我往的演技激荡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火花,两个人一来一回的配合才激发出彼此最好的状态,最终成就了这场戏;但两个人都缺少一点信心,无法确定自己的表演是否能够符合要求——

    特别是经历了九次NG之后。

    然而,陆潜喜欢,陆潜非常喜欢。

    黎文贞应该也听见了陆潜刚刚的话语,一句“你们”所蕴含的力量,就足以让他们两个都陷入情绪的激荡之中,然后双双脱力,两个人都有些狼狈。

    此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基本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状态,然后两个人就双双笑了起来。

    曾远文喜欢这样的时刻,简单而纯粹地喜欢全身心倾注进入表演状态,感受着灵魂在燃烧的溺水之感,彻彻底底放任自己沉浸其中,就好像正在肆意绽放生命一般。

    转过头,曾远文就可以看见正在安排下一场戏的陆潜,注意力已经再次专注起来,仿佛轻而易举就能够将全世界掌握在手中一般,不知不觉地,曾远文就稍稍抬起下颌,仰视着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这厢,野鬃一片安宁,全然没有因为电影剧组的到来而喧闹不已。

    那厢,兰川却是一片熙熙攘攘的喧闹。

    “娱乐周刊”刊登了一篇由江士奇撰写的独家专题报道——

    陆潜的最新作品“游客”将是一部剧情片!

    喧闹,并不是因为社交网络的八卦,事实上,野鬃发生的事情全然销声匿迹,没有在网络上引起任何讨论,仿佛休息所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一般,就这样永远地埋葬在野鬃的皑皑白雪里。

    喧闹,而是因为江士奇的独家重磅。

    在这篇专题报道里,江士奇得到了面对面与陆潜展开对话的机会,他详细了解了陆潜创作这个项目的灵感和初衷,又浅浅探索了陆潜对于转换轨道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深入讨论了陆潜对电影的看法。

    从“解除好友”到“突袭”,不管人们是否喜欢这两部电影,但陆潜在商业层面的成功都是毋庸置疑的,人人都在猜测着陆潜下一部作品的风格和类型,特别是“人类清除计划”和“疾速追杀”两个项目公开之后,期待值更是节节攀升。

    然而,现在陆潜居然拍摄一部剧情电影,直接从商业电影轨道切换到艺术电影领域?

    这……难道就不害怕步子太大扯到那什么什么吗?

    其实,业内专业人士都能够理解新人导演试图打破束缚的想法,他们也完全赞同新人导演敢于做出不同选择的尝试,毕竟固守一种风格类型然后成就大师辉煌的案例还是太少,反而是拒绝改变求新而渐渐泯然于众人的案例数不胜数。

    但是,从惊悚/恐怖类型直接跳跃到剧情?

    “娱乐周刊”的独家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是在此前人人猜测着“雪崩”应该是灾难电影而纷纷拍手叫好的情况下,现在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整个行业内部自然是一片哗然——m.zwWX.ORg

    根据统计,“娱乐周刊”这一期杂志以及江士奇的这一篇文章网络流量,轻轻松松就引爆市场的热情,一举杀入“娱乐周刊”年度十佳的行列,为这本杂志赢得无数瞩目和掌声。

    一些媒体纷纷扼腕,这独家怎么就被“娱乐周刊”抢到了呢?不应该呀!

    一些媒体则纷纷指点江山。

    稍稍收敛一些的表示:

    “陆潜做出大胆冒险尝试,再次迎接全新挑战。”

    “不按常理出牌,陆潜又一次跌破眼镜。”

    “当红导演信心满满改换轨道,一场豪赌。”

    从词汇的选择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不赞同,但还是隐晦地传达出来,并没有直接露骨地指责和吐槽,但更多媒体则选择惊悚夸张的字眼,夸大其词,试图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制造爆点,弥补一下错过独家的损失。

    “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愚蠢决定,很有可能彻底毁掉这位导演的未来。”

    “被成功蒙蔽双眼,暴露出狂妄自大的本质。”

    “首次挑战剧情电影,这是自信满满,还是傲慢无礼?”

    这些情感色彩浓厚的词语无不在制造冲突,唯恐网友读者们感受不到他们的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

    不过还有小部分媒体另辟蹊径地展现出痛心疾首的姿态,仿佛循循善诱劝阻陆潜回头是岸的长辈一般。

    “尚未形成风格就冒险尝试全新挑战,年轻的陆潜还是太过急躁。”

    “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值得肯定,但有勇无谋的冒进却不可取。”

    “陆潜,现在依旧还有挥霍的资本,但机会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苦口婆心的背后,其实也是不看好陆潜的意思。

    认真想想,媒体确实有点反应过度,没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其中或多或少还是因为“娱乐周刊”的独家爆料刺激,这才反应过激,但隐藏其中的观点却非常清晰。

    连续两部作品的成功,不可否认;但细细分析两部作品,其实都有些讨巧的嫌疑,也就是依靠小聪明站稳脚跟。

    然而剧情电影却不是依靠小聪明就能够拿下的,因为没有市场票房的成功来掩饰那些缺点,而是完完全全暴露在挑剔苛刻的影评人视线之内,恐怕会遭受无数攻击。

    窸窸窣窣。

    窸窸窣窣。

    但不管如何,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江士奇的独家新闻确确实实如同预期一般,如同一枚炸弹般掀起难以置信的舆论风暴,从这一点来说,江士奇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七七家d猫猫的灾难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