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言情小说 - 没你就不行在线阅读 - 第 893 章 流金岁月(24)三合一

第 893 章 流金岁月(24)三合一

    流金岁月(24)

    等到菜苗都栽下了,杨淑慧突然发现她家的儿媳妇好似有点不一样。

    比如,以前等闲是不吃那罐头的!但最近老四成箱的给买罐头回来,什么菠萝罐头、蜜桔罐头,饭量小了,但是爱吃这些以前压根就不碰的东西了。

    瞧瞧,外面的窗台上,罐头瓶子已经得摞着摆放了。

    再比如,之前还往地里去,但现在基本不往地里去。哪怕是给刚栽下的菜浇点水,这个跟玩儿似得活她也不乐意伸手了,每次都是老四回来把这些活干了。

    是的!老四家的地现在确实没啥活。瓜又没长起来,菜才栽下,也就是草长起来了。可现在这草也是稀罕玩意。家里的养的鸡鸭猪全靠这些东西呢。一冒出来草就有闲着的老太太带着孩子帮着给拔了,就在家门口的活,顺手的事。

    自家儿媳妇惯常爱搬个凳子,然后坐在地头,眯着眼看着。

    看啥呢?

    她这几天都不下地了,总感觉莫不是这孩子有了吧。年轻孩子不知道,别以为只当她嘴馋了。心里有猜测,还不敢问,怕人家以为这是在催她呢。

    今儿就见儿媳妇又坐在地头,不大会子,不知道谁家的鸡溜溜达达的往这边来了。之前桐桐就说,地在这儿,这是没法子的事。养鸡谁也拦不住,但请圈着养。嘿!总也有人就不理这一套。这是地里还没长西瓜呢,等长起来给你啄的,这还成吗?

    以前也有这样的,被三岭放了几回夹子,夹住了好几只鸡,再没人敢放了。如今呢?看小桐好说话,又给放出来了。

    杨淑慧一看见鸡腿上的红绳子就知道,“又是后巷马梅家的!”这个臭婆娘,惯常就是这坏毛病!越是不让怎么着就偏要怎么着,显得她能耐!是!人家五哥儿子,在这一片属于横的人家,等闲没人敢招惹。但我还真就不怕,“我找她去。”

    干嘛找呀!

    桐桐说着,就拦了婆婆。

    然后看向那一队鸡,领头的白母鸡趾高气昂的,后头跟着各种颜色的小伙伴,先是朝这边看,见没动静,扑腾腾的就要往栅栏上飞。进去可就是地了!

    林雨桐顺手就捡了地上的石子,抬手扔了过去,打在鸡腿上了。

    其实是可以要鸡的命的,今儿捡回来就能吃鸡。想了想算了,养个鸡也不容易。她伤了一只鸡腿,这大白就嘎嘎嘎的叫着飞远了,惊的毛都炸起来了一样,走道儿一瘸一拐的。

    鸡群不敢上前了,在一边观摩。

    等了会子,见没动作,又继续往过靠。

    林雨桐又抓了石子,瞄准,中!

    杨淑慧:“………………”无聊不无聊!真是有这咸淡工夫。

    她忙去了,叫她自己在这里玩吧。

    玩的结果就是正是饭晌的时候,马梅在后面巷子里,跳着脚的骂:“……缺了大德的,欺负人欺负到我家头上了……”

    大家都不知道咋了,马梅就指着她家的鸡。

    鸡群七八只,这会子都窝在她家门口的草窝里。她过去拍了两下手,鸡群扑腾着起来了,然后就这么朝边上走了走,这一走可好看了,所有的鸡都被打伤了同一边的腿,走路朝一边瘸。

    这不光是个缺德鬼,还是个促狭鬼。

    边上就有人劝,“行了!再骂连这瘸腿的都没有了!直接下了锅连鸡毛都不给你留。”

    马梅就指了指桐桐家,“肯定是四混子干的。”

    人家早就说了,有庄稼了,把鸡看好,你非不听。没给你吃了就是给面子了,行了行了!把鸡关到笼子里,养一段时间就养好了。

    把桐桐给笑的,拎了醋壶给面里又加了点醋:嗯!香。

    杨淑慧闻见那个醋味,酸的口水往出冒,试探着问说:“卫生纸……我记得上次买的也不多,这次我再买点?”

    林雨桐摇头,“还多,不着急。”

    不是问你这个,就是问说,“那个……小桐,你妈也不在身边,妈就是问问,你每月那个事准不准?”

    林雨桐就笑,“这个月没来,超了快二十天了,我估摸着是的……”

    杨淑慧一拍大腿,“哎哟哟!”她站起来都不知道想咋,好半晌才说,“你想吃啥,想办法给你弄去。”

    就是想吃水果!但这个月份没有水果,只有水果罐头。

    林雨桐没折腾人,“晚上吃一顿酸汤饺子吧。”

    成!酸汤饺子,这个容易。

    如今也没有什么检查一说,觉得有,咱自己知道就行,也不好声张。等着就是了!

    杨淑慧晚上给金印偷偷说了,“看能弄到啥稀罕玩意,给弄上些。”

    金印不种地,每天还是出去代班开车去的。反正车站是他的长居地,没事就在那边,跟看门的称兄道弟的。哪天出去,不整个七八毛一块多的。认识的司机多了,也会帮一些过路干私活的司机处理一下手里攒着的票票或是东西。

    一听说可算是要当上爷爷了,那不得往心里去吗?没过几天,就弄了几只鸽子和鹌鹑回来,还是活的。养这个太麻烦,弄回来就是炖汤吃肉的。

    喝着这个清汤,突然就想吃米线了。

    真的!可长时间没吃米线了。大唐的时候上哪弄米线去?回来在北方一直也没见这个东西,还别说,一想起来就有点分泌口水。

    这要是有一碗细细的米线,豆皮海带丝青菜啥的一放,麻辣的酱料一放,美美的吃一碗,是不是特别爽。

    这么一想,就去折腾了,做不了米线,咱有粉条呀,弄一碗麻辣粉是不是也不错。

    四爷一看这个饭就明白了,这是想吃米线了。这个年月在北方小公社要吃一碗米线,这难度就如同在大唐的长安要吃到新鲜的荔枝。

    但这玩意,从南边弄来不容易,不过京城应该是有的。省城的一些大厂里要是有南方人,他们跟老家有联系,说不定老家寄的土特产里有这玩意。

    然后四爷先找供销社,从上面要的货物清单里,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作为调配品,叫北方的人也吃到米线呢?但这个慢,且成不成不好说。

    得从省城想办法找才是。

    结果这么一折腾杨淑慧就知道了,她给双泉打了电话,“你看你的同学里,有南边的没?要是有,咱跟人家买一些也行,邮寄的费用咱出。”

    双泉实习,还是在棉纺厂那边。

    接电话也得在工会那边接呀!育蓉而今不下一线,就在工会呢。听了一耳朵才知道桐桐怀孩子了,想吃米线。

    她嘴上跟双泉说,“她就是瞎折腾!她都没吃过米线,上哪想吃米线去?不知道听谁说了一嘴,就是嘴馋,转脸就肯定忘了。你别给她去找了,回头我说她……”

    非不叫双泉为这个费心。

    可回头就找了之前一个车间的女工,她是南方人。先是跟男人随军,后来她男人复原安置到这个厂工作,她也就留在这个厂了。她家是南方的,试着问问。

    可并不是南方人都吃米线的!女工就说,“以前我就是逃荒的,还吃米线呢?不过你等等,我回头写信问问。”

    育蓉又想看看别的地方有没有,但这是肯定得跟自家妈说一声的,这死丫头怕是有了,却跟家里不说一声,“……听那意思是,想吃米线。”

    谁想吃米线?

    林双朝回来的时候听了一耳朵。

    育蓉赶紧接了他的公文包,“您那大作家闺女,要给您生外孙了,害口,欺负人家公婆,还折腾人家大姑子,要什么米线……”

    米线呀!

    林双朝记下来了,专门找了领导,人家经常去京城开会,这东西京城真有。

    把领导给笑的,“你这个老林,从来不求领导事情,结果呢?公事没有,好容易上门一趟,就为了米线呀?”

    就为了米线!

    隔了都没一个周吧,县里打电话给四爷,说是老丈人叫捎带了东西。四爷骑了自行车去取,结果是一大蛇皮袋子的米线。

    四爷赶紧给林双朝去电话,“不到三个月,也没去医院……因此没给您报喜。您瞧瞧,就为了口这个,把您给折腾的。”

    “那就要去医院,问问大夫,不要大意。还是要相信科学的!若是怕在县城不方便,那就来省城,这边的医疗条件好,家里也住的下……”

    四爷没一口回绝,而是道,“回头等三个月了,稳当了,我们在县城里先看看,听从医嘱。”

    好!稳当最要紧。

    杨淑慧就特别不好意思,自己没弄来,倒是折腾了亲家一回。

    但别管怎么来的,桐桐终于吃到心心念念的米线了,这玩意是真香!

    可不香吗?那麻辣鲜香的味道直扑鼻子,红油铺了一层!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在地里挖野菜呢,你这么吃,香了周围一片。谁家闻见这个味儿还能吃的下去饭?

    于是,这天……真把贼给招来了。

    桐桐夜里睡的很实在,可猛的,后院轻轻的一声响。桐桐迷迷糊糊的听见了,紧跟着就清醒了。再细听,确实是有响声。像是踩着柴火垛上的声音。

    自家这院子后头不是巷子,如今的巷子是两家面对面。也就是每一家的背后都紧靠着一家,这两家共用一面后墙,背对背,这家的门朝这边的巷子开,那边的大门面朝那边的巷子开。

    这种的大家其实很少防备,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住的,一般不会在近处瞎骚扰的。因此,很多人家的柴火都是放在后墙下面,而且不是所有人家都像是自家似得,柴火放的跟阅兵似得,齐齐整整的。那柴火垛就是随便堆着就完了。

    爬到柴火垛上,直接就上了墙头,一跳就下来了。

    知道这种贼不伤人,吓一下就行了。桐桐这才叫了四爷,朝后头指了指。

    四爷披了衣服,只把前院的灯拉开了,朝后头喊:“不管是谁,赶紧回去吧!我就只当没看见,要是真被逮住了,进去就是三年。”

    这话一说,果然就听到后院有了些动静,等了一会子就消停了。

    四爷就觉得,家里这房子还是得抓紧改!按理说,家有孕妇最好是不动工的,可不动工的主要原因是噪杂和琐事搅扰了孕妇,可桐桐这种的,什么事能惊扰她?这要是不改,生孩子正是天冷的时候,别的不说,只两件事就够人受的了:第一,洗漱。第二,上厕所。

    既然如此,那就抓紧改建一下,过上一个夏,便是有新建的也晾晒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只要能弄来建材,只要能管得起饭,是不愁人用的。花费了半个多月,家里重新改建了。

    首先得是给家里房间的地面全都进行了改建,全都留了烟道。上面石头一铺,且暖和着呢。

    再就是改家里的结构,前面的厅堂房,本是主家里的长辈和待客的,如今给炕都盘起来,屋里粉刷好,为的是冬天这边暖和,长辈能跟着住这边。待客的堂屋各种木头家具都做出来了。木沙发木茶几,原木色的,这就可以了。

    从穿堂穿进去,是照壁。照壁后面是院子。院子的一边是厦房,另一边加盖了玻璃房。玻璃不是特别透明的玻璃,是那种发绿的玻璃,只能弄到这种。那就只能用这种了。

    这种玻璃房不是大块玻璃,都是四四方方的小块玻璃和木头框架拼凑起来的。这房子的顶子上挂着草席子,方便调解玻璃房的温度。而后院了,除了保留旱厕之外,保留了大部分菜园子。还加盖了内部卫生间。把卧室朝后院开的窗户拆了改成门,给里面盖出一间房来,抽水马桶是别想了,但是冲水的蹲便器是可以的。几乎是用了一头猪从人家厂里换出了一个‘残次品’,叫自家给‘捡’会来了。

    这改建完了,四爷又在后墙处种了不知道什么花的种子,该墙上固定了不少铁丝叫爬墙,感觉都是长刺的家伙。这是防着有人翻后墙吧。

    最后,又给后院的侧墙上开了一个门,门外就是那点地。门外铺着石头,有缓坡直接通到田地里。

    金印转来转去,是!这屋子一收拾,这里种花那里种树的,都拾掇的可齐整了。满村去看,再没有比这更齐整的房子,但就是……除了冬天暖和一点之外,那些玻璃房呀,卫生间,洗漱间的,意义在哪里呢?

    瞎糟践钱!

    可紧跟着,天热起来了,金印觉出好来了。这屋子一改之后,夏天是真阴凉。太阳晒不透,窗户一开,风惯通而过,那叫一个舒服。

    天热了,家里拾掇利索了,甚至头一年种下的刺玫贴着地表都开出几朵小花了,桐桐的肚子显怀了。而地里的西瓜眼看着也熟了。

    眼馋想吃的肯定有,但这瓜田昼夜有人看着呢。白天人来人往,没人敢动。夜里呢,杨淑慧、大民轮换的守着。

    三岭和引娣是主要劳力,金印要开车,只淑惠和大民属于活轻松的。大民从桐桐手里借一本小说,然后拿个手电筒就坐在后门口的躺椅上看小说呢。一看看到夜里一两点,并不觉得很累。

    杨淑慧从晚上八点睡下去,睡到一两点起来,母子俩换班。夏天这天嘛,五点天光都大亮了,谁能把瓜偷去?

    别人不知道这瓜值钱,还一直想着用瓜换粮食。可麦子没熟,瓜早早的熟了,世面上没有。所以,这玩意什么价位呢?

    四爷找了省城饭店,这地方主要是接待领导和外宾的地方。

    桐桐种的瓜,自己没干活,但是啥时节该干啥把握的特别好。只这么一点地,可谓是精耕细作。现在看着瓜地里的瓜,每一个几乎都一样大。这几乎是能同时成熟的。

    带两个叫人家尝一下就知道,成熟的早不算,还特别甜,味道特别好。

    这玩意一个按照八毛五的价格,预订出去了。说好了,他们派车来拉。

    这一亩平均五百到六百株,一株只留了一个瓜,一亩就是五百多个瓜。这是多少钱呢?按五百算,这是四百二十五。按照四百块算,四亩就是一千六。

    排除油渣各种肥料的投资成本,还能挣个一千四。

    这个钱桐桐不会避开谁,就是得叫大家看看,种田是能卖钱的。只看你这个田怎么种了!

    现在都是十块的大团结票子,一千四那么些呢。

    看见的出去坐在一块聊,大部分人家一两块都拿不出来的时候,这一千四给人的冲击大不大?当真就是看见那些钱眼睛都拔不出来了。

    就问眼红不眼红。

    有人就说:“不行的话,明儿咱也种西瓜。”

    王根生靠在树边上,哼笑一声:“种西瓜?卖给谁?人家种了,就有人上门来买。你们谁行?你们谁家的老丈人在省城当官呢?不管种啥都能换成钱?这玩意存又存不住,光是拉出去,你就说费劲不费劲。外面世道乱的很,就是你想拉着架子车去省城……呵呵!你不怕路霸给你直接没收了,你就种。”

    还别说!这还真就把人吓住了。说一千道一万,家里还是得有人当官。这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你说你不走门路,可有些事不用你走门路,人家主动帮你,对吧?

    所以,不怪金家把桐桐这媳妇惯的不像个样子,人家就是又懒又馋,但只要能弄来钱,谁看不顺眼不也是白搭吗?

    金家是不知道这个话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像是卖了那么些钱,桐桐拿了一百给大民,一百给三岭,“活都是哥嫂帮着干的,不要可不行。”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引娣干的没三岭多,但是大民给看瓜一熬半晚上,加起来算,这钱拿的很合适。

    两人都不要,四爷硬给两人塞上。

    桐桐又拿了二百给婆婆,一百是下地的辛苦钱,一百是单孝敬婆婆的。

    杨淑慧没推辞,先存着吧!存着还是他们的。

    这么一分,家里还剩一千。而今这一千块钱,咋用能用完?

    紧跟着,四爷把剩下的西瓜开始送人。是的,还剩下不少,不是人家不要,是自家不卖了。四爷就跟人家说了,是往省里送的。那人家自然也就不强求了。

    可这也不只是给省里送的。给公社,给县城来往密切的几个领导,给雷智平,给高城那边,甚至给三云县,给地区这些地方,都是林双朝工作过的,有许多同事和朋友的地方。

    人走了,茶没凉。人家叫女婿来了,没啥事相求,就是家里种的西瓜熟的早,给送来尝尝,一家俩西瓜,给单位上也就放四五个、七八个的,放到食堂大家都尝尝。那这能不念着林双朝的好吗?

    甚至把一些官职不高,但私交不错的放在头里,不光带了西瓜,还带着家里的菜。

    林双朝都接了一拨一拨的感谢电话了,才把女婿给等来。来带了百十个瓜,直接给带到单位了。

    那人家办公室主任不知道该怎么分吗?人家能不说瓜从哪来的吗?

    休息的时候就在办公室切瓜大家分着吃,林双朝朝下走的时候,这个说,林厅,咱作家务农也是一把好手,瓜真甜。

    林双朝笑着应了一声,“甜就多吃点。”

    他下了楼的时候,自家的女婿正跟领导说话呢,“……农村说到底是百工百业,单纯的种地想彻底的摆脱贫困到底是艰难……”

    这个孩子呀,早几年淘气,生生是耽搁了!他现在是越来越可惜了!

    在单位上,翁婿没有说多少私房话,主要是说桐桐怀孕的事。等晚上回去,林双朝吃着女婿送来的瓜,这才问说,“回头你叫育蓉带金家那个闺女上家里来吃饭吧。”

    啊?怎么说起那个孩子了?

    “私下问问……这毕业了,有什么意向。是想去企业呀,还是想去哪。”林双朝说着就擦了手,“大学毕业生,怎么用都是符合用人原则的。金家对小桐很好,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问问那孩子的意愿。”

    双泉受宠若惊,到现在为止桐桐还是农村户口呢,人家却主动过问了她的毕业分配。

    这件事她还真想过,今年政府机构开始裁撤人员,这就意味着这个地方属于严进宽出。因此,她就说,“不管是哪个单位,都是国家的,企业的待遇很好,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不错,但企业的环境很杂,我一直试图适应,但好似有些难。”

    林双朝点头只说知道了,随后双泉被分配到了省城西城区的财政局了。

    分下来了,她才给家里打电话,“大部分被分配到银行邮政和很多大企业的财会科,还有税务、海关方面的,我不想在企业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财会有时候得听从企业领导的,账目……不好弄!我胆小,就说不想去……谁知道林叔给帮忙了……”

    这个忙可帮大了!

    林雨桐知道的时候叹了一口气,心里怪不得劲的。她专门去邮局给林双朝打电话,还没说话了,林双朝就笑,“别有负担,一个人在老家要好好的!金家这个孩子是优秀学生代表,是学生会优秀干部,是基层实践标兵,只要她递交申请,九成是能被她心仪的单位要去的。只是她年轻,见识少,不太会做选择。我只是帮她选择了一个相对更适合她的而已。”林双朝就解释,“她的领导跟我有些交情,这能包容她性格上一些缺陷,给她多一些成长时间,这是其一。其二嘛,那边刚好有分房政策,大学生都可以分到二十平的筒子楼宿舍。这对于家不在城里的姑娘,很有好处。便是谈了外单位的对象,也不至于只能结婚,却没地方安家。”

    “爸,我能处理好这些。您别担心我……”

    林双朝在电话那端沉默了半晌,才叹了一声,“好好的,不要操心,要是害怕,就上省城来,在城里生……”又叮嘱了一句,眼看到开会时间了,才挂了电话。

    在去上单位报道之前,双泉回来了一趟。

    金印白替司机顶班一天,省了来回的路费,把他家闺女给捎带回来了。不仅闺女回来了,白兰也回来了。

    这事不能在村里说,咱自家人知道就行了。这事虽不违反原则,但是村里人又不知道。一旦叫人觉得开了这个口子,这可就坏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都在院子里纳凉,白兰坐在桐桐的边上,跟桐桐说在学校的事,“主要是学妇产科……像是接生,流产手术之类的,我也能做了……去年也培训了一届,现在基本都在县医院工作。现在这生育都计划了,大夫缺口挺大的……”

    林雨桐愣了一下,还没接话呢,三岭放下手里的扇子,起身了,叫白兰,“不早了,回吧,你不累呀!”

    白兰愣了一下,就起身,“小桐也该累了。孕妇要休息好,也都早早歇着吧!明早我再来,给你查查体。”

    林雨桐就说三岭,“三哥,篮子是菜,别忘了带回去。”

    三岭顺便拿了一篮子,临走交代上,“豆角架不用你们管,明儿抽空我来弄。”

    四爷就说,“明儿星期天,我弄。”

    “不用你弄!那就是个豆角架,你非给整成一朵花……瞎耽搁工夫。”

    说着话,走远了。

    两口子小半年没见,一路无话。可一进家门,三岭就变了脸了,放下菜篮子就说白兰,“你是想怎么着呀?去学习,是为了能在公社医院的。什么分配到县城,哄谁呢?你们那些进修班,就叫基层医疗培训班,啥意思呀?觉得我没念多少书,不懂那个意思,是吧?人家说的就基层医疗,为的就是叫农村人有地方看小病的……是不是这个目的。”

    是!是这个目的。但是谁傻乎乎的真就认了呢?“我也没骗你,去年培训的,今年都找关系进了城了。不说全部吧,五六成是有的!那要是咱找不到关系,那咱就任命。但这不是有关系吗?你看人家一句话,咱姐留省城了。去了就分房子!你知道有些大厂子,那房子都一直分不到吗?要不是人家林叔,咱包括咱姐,上哪知道哪个单位有什么政策呀?对吧?人家一个电话,咱姐一辈子受用不尽。你叫老四给我捎带了两回钱,他坐的可都是县里领导的顺风车。就是不动林叔,就老四……老四上县里求个人,这事是不是都能成?我估摸是能成的。便是要花点钱,咱是没有,但可以跟老四借一点呀!以后咱俩都有工资,每个月拿出一半的工资还,这钱也能还上。”

    钱还上了,那老四欠的人情谁还!人家帮老四,为啥的?老四有啥能帮上人家的?不就是老四有个好老丈人吗?这边的人情,人家得叫老四上他老丈人那里讨去!是不是这个道理?

    白兰不说话了,摇着扇子垂着眼睑。

    三岭就说,“这事呀,你别想了,不成!”

    不成……就不成吧,白兰温声细语的,“我就那么一说,咋还急了呢?行了行了,不说了还不成吗?”

    三岭就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早上露水大没法下地,他过去站在路牙子上就能给豆角搭架子,抓紧把这点活给干了。一般在这边干活,他就不回去吃饭了,也叫白兰睡起来直接回爸妈那边吃饭。

    白兰应着,早早就起了。

    到那边的时候桐桐跟婆婆正在择老豆角,说是要蒸麦饭。大嫂摘了一篮子嫩葫芦,在切片要晒干菜。公公带着大伯子和小叔子在商量给哪里修排水沟的事,自家男人蹲在不远处搭架子,时不时的跟这边高声说话。

    一过来,婆婆就问说,“起的这么早,你姐还没起呢,心松了,回来就狠睡。”

    人家的工作定了,一辈子不发愁了,可不心里没事嘛!

    白兰笑着应婆婆的话,“一回来,突然还不习惯了。鸡叫狗叫人嚷嚷的,闹腾的慌。”

    杨淑慧:“………………”没法接话了。

    白兰也才意识到,话没说对!她忙道,“主要是年纪不小了,才去学,夜里熬半夜,早上还得早起,习惯了。”

    那是不容易!谁都知道,学东西要心无旁骛!基础不好,学啥都吃力。

    白兰见婆婆一脸的认同,就赶紧转移话题,“小桐,我给你查体。”

    你学医拢共没一年,能看个啥。但要是想看,就看吧。

    她在躺椅上躺平,叫她帮着瞧。

    白兰在肚子上摸了摸,就道,“怀的真好!我们周末在省医院见习,见了那么多孕妇,我一直都没见到老师说的那种怀的特别好的孕妇,你还是第一个。”

    完了又拿出包里的听诊器,“胎心也好……”

    林雨桐:“……”这就听见胎心了?是不是你学错了还是哪里记错了?这玩意很难掌握的,临床上也很少用这种普通的听诊器找胎心音。这首先,得是大孕周。其次,得是胎儿的姿势刚刚好。也就是肚子里的娃娃正好背朝上,那么贴着孕妇的肚子听诊就是贴着孩子的背部,这个时候只能说是有可能找到胎心音的。这种音是混杂在各种音之中的,很难分辨出来。

    这是个非常严肃的事,她就提醒说,“我看了不少相关的书,听说得是快足月,且孩子的背对着肚子的时候才有概率听见……是我记错了,还是书太老了,知识没更新。”

    白兰一边收听诊器,一边道,“书上到底是浅一些,这些东西主要还是经验。有经验的老师带着,教些技巧,就不一样。”

    林雨桐心里皱眉,医不是这么弄的!老师有经验只能增加学生的见识,并不能把经验过度到每个学生身上。

    她就觉得白兰学完还是回公社医院,在药方取药,或是当个护士打打针就好。

    她这么巴结为了什么的,咱知道。但说实话,如果一个在农村看病看老道的老中医,他参加培训后,说是要去县城,水平只要相当于一个太平医,林雨桐都觉得可以。但白兰这种真不行。这不光是违反用人原则的问题,这更是间接害人性命的事。

    自己不光不能帮,谁要是敢帮这样业务水平的人往要紧的医疗岗位运作,自己还非把这事给整黄了不行。

    因此,她不再说白兰学医这个话题了,说起了给双泉带啥去省城的事,“被褥得多带两套吧。厚被子薄被子毯子都得带上……在学校用的铺在床上算了。还得弄个隔潮的垫子!妈,回头把咱家的羊皮和兔皮想办法弄一床皮褥子……”

    房子会潮?

    “一般都会有点潮,筒子楼通风不太好。”

    林雨桐想着岔开话题了,白兰就免开尊口了。但等晌午了,白兰还是来了,就说这个事,“老在公社呆着,我看见孟家人就觉得心惊胆颤的。也不敢跟你三哥说,怕他再把孟家那小子怎么着了……不就把一辈子毁了吗?我想着,年底这不是就学完了嘛,与其在公社医院,那就不如在县城的医院。”

    林雨桐不知道三岭的想法,这事还有半年,急着呛她干啥?她就说,“国家花费那么大的代价,给你们补贴叫你们学,目的是基层医疗。啥叫基层呀?人家的宗旨不就是学完回去,继续服务于基层吗?”甚至都没有说能安排去公社医院,人家是要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更好服务基层的,而不是叫他们做跳板的。

    去公社的想法,这是白兰当初的一厢情愿。当然了,也有公社愿意要能力好一点的,总得有人干业务吧。但这还是基层,负责一些急病急伤!

    但是,现在去公社还没敲定呢,就想去县城?人家不会高兴这么安排,这是违背初衷的。

    桐桐这一说,白兰的理解是:不能马上直接就给调上去,要不然就是违反政策的。这事得缓着来!

    桐桐把人给支住了,先给打发了,省的她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蹦跶!

    至于之后,之后咱走着瞧!林木儿的没你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