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都市小说 - 脑海带着一扇门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八章,换油太吃亏

第四百三十八章,换油太吃亏

    东西他现在不准备买,带过来带过去的麻烦。

    一会还得去供销社。

    来到地方,其他人还没有回来。

    只见三喜和有根正在旁边的地上坐着,屁股底下坐着的是从旁边扯来枯草。

    两人旁边还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三个人都在拿着旱烟在那里抽着。

    那个中年男人抽了一口旱烟,对着三喜问道:“换不换?换的话我就去把油拿来!”

    对方的脚下散落着几個空的花生壳。。

    三喜没有说话,旁边的有根正在那里交谈着,一脸的犹豫,“换肯定是要换的,但是你这换的太少了。一斤才一两3钱油。这里面还有豆饼呢。”

    对方也不着急,一边抽着烟一边说道。

    “那我们榨油也要工分啊。你们那的工分不值钱,但是我们的工分可值钱咧。我们也就挣个豆饼当工分。”

    说完又笑道。“不行的话你去公社换油去。”

    有根闻言有点迟疑,最后还是轻轻摇了摇头,“那等我大过来了,看他怎么说。”

    对方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那行,我等你们。”

    说完便起身离开了,走的时候是一脸的自信。

    周小川在旁边听着,已经明白什么意思了。

    这是拿花生换油。

    一斤带壳花生换一两五钱的油。

    这个比例算下来,一斤花生米出油二两左右,不知道在这个年代出油率算是高还是低呢。

    但是在后世,这个出油率还是挺低的,就算是古法榨油,也能有40%的出油率。

    大型的工厂更是能达到五成到五成半。

    不过这个也是根据花生的好坏。

    周小川从袋子里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剥开了。

    两人看到周小川的动作没有说什么,村里就是再穷,几颗黄生不至于吃不起。

    花生晒的很干,轻轻一剥就开了。

    里面露出是淡红色的花生米,还算可以,不是太瘪。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不过想想也是,瘪花生估计都留着自己吃了。

    周小川嘴里嚼着花生米,一边问道:“三喜哥,公社不能去榨油吗?”

    三喜一边抽着烟,一边说道:“以前有,后来……后来没有了,现在大家都是换油。”

    周小川明白怎么回事了,还是前两年的事情弄的。

    不过他不明白为什么公社没有拿黄豆花生榨油的作坊,反而下林生产队可以。

    没有去细问,估计过几年就能恢复了。

    想到这里他笑了笑,“三喜哥,这花生我尝了一下,应该能出三成的油,还能留下豆饼喂牲口。干嘛不自己榨?”

    去公社榨油,豆饼是不还给你的。而且还要收手续费,只是这个手续费不是钱,而是扣掉一部分的油。

    三喜闻言叹了口气,“我们队上没有老师傅。出油太少了。而且我们也没有工具啊。”

    周小川闻言轻哦一声,说是老师傅,其实就是对于榨油里最重要的一步,火候的掌控。

    因为这个关系到出油率,和出油的品质。

    犹豫了一下,他说道:“三喜哥,我要是说会榨油,你信不?就这品质的花生,剥了花生米,应该能出三成的油。”

    听到他的话,赵三喜愣了一下。

    “真的假的?”

    周小川一边将剩下的一颗花生米吃完,拍了拍手上的灰笑道:“三喜哥,我骗你干嘛?”

    说完又说了一句,“不过这个得看你們种的花生多不多?要是多的话,弄个小作坊也可以,要是不多的话,还是去换得了。省得麻烦。”

    上林大队也就一百五十人左右,就算一人一年2斤油算的话,也就300斤左右。

    不过赵三喜的话,让他意外了一下。

    只见对方一拍手说道:“麻烦?有什么麻烦的。榨油剩下的豆饼还能当粮食呢。”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想想也是。

    谷述300斤的油,至少有个600多斤的豆饼,这玩意在现在也算是美食了。

    他现在也不是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了。

    这可是相当于3个人的口粮了啊。

    赵三喜见周小川只是点头,便着急的问道:“你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出三成的油?”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一脸肯定的说道:“只要是这种品质的,我能保证出三成的油。”

    花生根据品质、品种、产地各种因素,出油率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三成已经是最少的出油率。

    当然了,前提不能是那种瘪的花生,那种瘪的就算是后世工业方法,能不能榨的出来都是另外一说。

    自己在空间里做的这么多次的花生油了。这点还是能保证的。

    空间里的花生可是有五六成的出油率。

    赵三喜闻言脸上一喜,赶忙说道:“我去找三大,你给我等着。”

    说完,便对着旁边发愣的有根说道:“你看好了。我现在就去。”

    有根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直点头,“哦,你去吧!”

    不过等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对方已经跑远了。

    周小川看着这个场景无语了一下。

    至于吗?

    有根一脸古怪的看着周小川。

    周小川还是小看了这年代人们对于粮食的渴望了。

    先不提能多出来三分之一的油。

    光600斤的豆饼,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因为里面的残渣还剩下很多的蛋白质。

    也就比鸡蛋差一些。

    这可是比平时吃的玉米还要高级的存在。

    差不多两个人的口粮了啊。

    有根在旁边抽着旱烟,一脸羡慕的说道:“还是你们知青有文化啊。懂的真多。”

    周小川闻言笑了笑,刚想说这有什么难的。

    不过随后反应过来了。

    这里不是后世,没有听过信息轰炸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简单的方法。

    就像做豆腐这么简单的事情,在这年代都属于高端了。

    这就是时代落后和信息闭塞的坏处。

    虽然现在榨油都归为公家了。

    但是里面的技术,也就是经验,老师傅可不会轻易告诉你。

    这年头有经验的老师傅,一般年龄都比较大。这琢磨了一辈子的经验都告诉你了,他还吃啥?

    难道去地里挣工分?

    那么大年纪了,能挣几个工分。

    不过这个情况也就只能出现在农村。

    大城市已经有专门的榨油厂了,虽然技术不是很成熟,但是不是农村这边可以比的。

    过了一会其他几个知青都回来了。

    手里买了一些东西,不过基本上都是鞋垫、鞋子之类的。

    鞋垫这东西便宜的很。

    因为这里很多人都会做。

    几个人在这里待了一会,也有人过来询问黄豆、花生的换法。

    有人用豆腐票换了点黄豆或者花生。

    也有点人用粮票来换一些鸡蛋。

    都是以物易物,没人有拿钱来买粮食,拿钱也不卖。

    能花钱买的,要么是像柳条筐、鞋垫这类手工,或者是牛这种大件。薄荷也会上火的脑海带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