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兵

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兵

    荆州,随县城内,

    县衙正堂。

    “准备撤兵吧。”

    夏侯惇作为最高统帅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也感到十分的失意,于禁和李典自然也很难高兴起来。

    这边回去,这些人自然是免不了处罚的。

    夏侯惇其实是心中最不满意的那一位。

    因为三条战线。只有他这一线是最顺利的。

    不仅拿下了随县作为中转站,他还直接绕到了襄阳的后面去耀武扬威,打到了宜城城下。

    整个荆州的震动,襄阳周边的恐惧,可以说一大半都是夏侯惇的功劳。

    但是于禁的失利以及李典后方粮道被断,以至于不得不撤兵,这如何能让夏侯惇高兴的起来?

    但是,夏侯惇作为统帅,不可能只顾着自己一时的爽快而不顾全大局,何况即便是再接着这样下去,他自己也爽不起来了。

    没有了李典在后方运粮,没有了于禁在旁边作为侧翼,他孤掌难鸣。

    三条战线,他这里的战绩最好看,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李典和于禁替他挡了雷。

    如果让赵云、赵统和徐盛来围击夏侯惇,夏侯惇说不定比于禁败的还惨。

    如今,随县城的粮草也不多了。

    虽然原本城中有一些存粮,百姓的家中也有一些粮食,但是又能有多少呢?哪里经得住这一万多匹马人吃马嚼的?

    李典后面的粮道一断,他们就不得不消耗城中的存粮,和老百姓争抢粮草。

    如今,赵统和徐盛带着大军在城外虎视眈眈,对于夏侯惇和于禁来说,都不过是疥癣之疾。

    有着城墙的依托,他们是攻不进来的。现在所担心的也只有粮草的问题了。

    如今败局已定,粮草不多了,在这里留守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而且再拖下去,谁知道襄阳那边会不会真的抖擞起来,派兵合围,那可就危险了。

    虽然三人一致认同撤兵是最好的选择,是正确的战略,但是李典和于禁也总是忍不住的一脸担忧。

    于禁虽然在战败的时候能够收拢败军,毫不在乎别人向曹操尽他的谗言,他也不去向曹操解释,先等打完胜仗再说,能够以大局为重。

    这只是于禁能够分得清轻重缓急,并不是于禁完全不在乎功过赏罚。

    这次本想趁着孙刘大战,带着两万大军来荆州占些便宜。

    可没想到经过前面的顺利之后,很快的就面临了失败。

    两万大军的来回运动,消耗了不知多少粮草,还扔下了几千具尸体。

    无论是物资消耗还是人员损失,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但是最终占到的一些便宜却不得不再还回去,相当于毫无收益。

    这让李典和于禁、夏侯惇等人回到许昌之后,如何能在众武将中抬起头来?

    何况这一次劳民伤财,这么大的损失却没有半点收益,又怎么能让曹操不惩罚他们呢?….于禁是个老兵,这么多年才跑到了这个位置,被惩罚了,可是很心痛的。

    虽然他自信以自己能力,将来一定能失去的再夺回来。

    但是三路兵马只有自己这一路打的最难看。虽然自己这边遭到阻击最大,但是这也并不能成为于禁推卸责任的借口。

    至于李典,更不用说了,他刚刚在官渡之战立了功才提拔上来,现在粮道被断,很显然是归属于李典的责任。

    三个人中,他的底蕴最薄,官职最小。被惩罚下来,又得多少年的奋斗。

    毕竟他不像于禁那样是积年的老将,身上功勋众多,也不像夏侯惇那样在曹操军中地位特殊,威望很高。

    夏侯惇看出来了,两个人的一脸阴郁和忧心忡忡。

    他不愧是被众将士非常爱戴的将军。

    当下就要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宽慰于禁和李典。

    “文则,曼成你们放心。等撤兵回了许昌,见了司空,我一定向司空言明,此战失利,全是我的责任。”

    “我身为统帅,却小瞧了荆州。大意轻敌,贸然分兵三路,以至于三路处处薄弱,才被敌军各个击破,断了后路,断了粮道,以至于不得不退兵。”

    “这是我战术失误,以至于劳民伤财却无功而返。都是我的责任,一定不会让司空怪罪到你们两个的头上。”

    夏侯惇,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还瞎了一只眼,看着就比较吓人。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外貌上不占便宜,但他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戴,和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一个被众人尊敬和拥护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只会推卸责任的人。

    而且这一站也确实是因为他的决定分兵作战,才导致了被逐个击破,他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夏侯惇的这番话,让于禁和李典也是很感动。

    于禁抱拳说道。

    “夏侯将军言重了,三路兵马,唯有我这一路损失最大。以襄阳城那群饭桶的表现来看,分兵作战,扩大战果并不是一个不合适的决定。”

    “是我在东进途中没有小心刘备。以至于被刘备部将赵子龙所击败,并且还在西陵县城之下败了两次。”

    “粮道也被断绝,走投无路,不得不烧营自退。此战失利,是我无能。”

    夏侯惇说出来那么讲义气的话,于禁当然也得说点场面话。

    曹操到时候究竟会惩罚谁,不是夏侯惇在这里说几句话就能决定的,于禁在这边往身上揽点责任,也不会影响曹操对自己的处理结果。

    那么,战友相处之间,何必吝啬于这几句话呢?情商要高一点嘛。

    于禁表了态,李典也说道。

    “两位将军在前征战,由我运送粮草。半路却被赵云带几百人将粮草焚毁。以至于陷入今日无粮之窘境,是我对不起大家呀。”

    虽然夏侯惇知道,当曹操的刀头真的落到身上的时候,大家都未必会这样说了。….但是这个时候,听着于禁和李典的话,心里还是感到一阵开心。

    三个人的这样一番交流,表明了三个人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最起码三个人一起扛,兵败的责任会好扛一些。

    于是夏侯惇又说道:“大家也莫要再妄自菲薄了。这一次确实是轻敌了。”

    “只不过对于襄阳的判断是准确的,却没有料到,刘备在这短短半年之内,竟然积蓄了这么大的力量,和孙权生死之战,居然还能有余力帮助刘表。”

    “这个赵子龙也确实是本领不俗。只可惜明珠暗投跟了刘备,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名声不显。”

    “否则,我等必不会如此轻敌。”

    三人一番讨论之后,最终将兵败的原因归咎在了轻敌上面。

    尤其是没有料到刘备居然还能发兵,而且出动的将军还是这么的有本事。

    正常来说,刘备面临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应该将有本事的人都留在自己的手里,全力去对付孙权。

    却没想到,居然是今天这样的局面。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要怪也只能怪孙权无能吧。

    就依照赵子龙冲击于禁军阵的本事,以及断绝粮道的机敏,这样的人才,哪怕在曹操手底下,也是一定会得到重用的。

    输给了这样的人,也不算是丢人。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今后一定还有交锋的机会。今天虽然输了,丢了些颜面。但将来其他的将领未必没有和赵云交战的机会。

    到那个时候,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笑话了。

    “如今既然已经决定了要退兵,那么我们往哪里退?”

    “若返回新野,赵子龙却在后方阻挡。曼成,你怎么看?”

    李典是在新野以南和赵子龙交锋过的人,所以夏侯惇要先问问李典的看法。

    李典却摇摇头。

    “若撤回新野,赵子龙其实不足为惧。他虽然骁勇,但毕竟兵少。我们三路兵马合为一处,再遇到他时,便无需再怕。”

    “只是他一路兵马虽然并不可怕,怕只怕襄阳却派兵,想要痛打…额……落井下石。”

    “两位将军虽然刚到襄阳之时,襄阳城门紧闭,不敢出战,任由我们耀武扬威。那是他们畏惧司空之威势。”

    “可襄阳到底不是铁板一块。其中虽有心向司空之人,但却不能过分明言,而其中反对之人,必趁此机会鼓动发兵。”

    “凡做事者,须得名正言顺。我等来时,他们为了迎合司空,闭门不出。可以以我军威武,兵锋难挡为借口。”

    “可今日我军既然已经失败。若有人想要落井下石,他们便没有借口再阻止了。而刘表近来与刘备互为表里,难免不会一时得意,一意孤行,要落井下石。”

    “以我之浅见,不能撤回新野,赵子龙在西北,襄阳在正西,城外大军守于城东,若要撤回新野,则容易被三方夹攻,凶多吉少。”….夏侯惇嗯了一声,点点头,沉吟了一下,没有说话。

    想了一会儿,又扭头问一下于禁。

    “文则以为如何?”

    于禁也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立刻回答道:“曼成所言有理,不能撤回新野。”

    “依我之见,不如往正北撤退。”

    “正北?”

    “不错,撤往正北。城外兵马兵顶多追击我等,在我军之东南。”

    “而赵子龙若要收到消息追击我军,却要引兵往东。没有一处可以在前面挡住我们,正好可以趁机逃脱。”

    夏侯惇脑中回忆一下印象中的地形和方位。

    认为于禁的这个安排确实不错。

    “既然如此,那就往正北撤离。不知司空是否已经得到我们被困在随县的消息,有没有人马接应?”

    于禁对此持有乐观态度。

    “我等被困于随县,时日已经不短,战报三日一送,司空那边也该得到了消息。”

    “司空如果派人接应,必然是认为十万火急,刘备得胜的消息,司空那里应该已经得到。派出来接应的兵马必然不敢迟疑,要走最近的道路前来接应自然也该从正北而来。”

    “咱们两军说不定刚好可以碰见。”

    “嗯!”

    夏侯惇下了决定。

    “那就撤往正北。”

    “你们回去都各自收拾兵马,随时准备出发。”

    “是!”

    李典和于禁刚想下去。

    却见站在门口的副将跟着于禁和李典拼命的使眼色。

    这不仅让于禁和李典有了些迟疑。

    此次兵败无功而返,对于承担责任,最担心的其实不是三位主将。

    三位主将有功劳,有名声,也本事。只要不犯大错,怎么着也不会被杀,今天罚了点东西,说不定明天就还了回去。

    但是这些副将就不一样了,众所周知,副手和临时工都是用来背锅的。

    所以兵败回去之后,曹操的不高兴,更多的可能还要落到他们头上。

    还有一些想要讨好曹操的,收拾不了于禁和李典让曹操高兴,难道还收拾不了他们吗?

    所以他们要尽可能的减少曹操的不高兴。

    他们向于禁和李典提了建议,但是于禁和李典都有些迟疑。

    如今马上就要退兵了,再不做出决定就来不及了。

    所以他们情急之下几乎失了方寸,拼命的给往回走的于禁和李典使眼色。

    于禁和李典同时放慢了脚步,不得不说,副将们的提议非常的动人,但是他们心中还是有些顾忌。

    “文则,曼成还有何事?”

    夏侯惇看着于禁和李典,突然放慢了脚步,以为他们还有事情要说,不禁疑惑的询问。

    两人转过身来。

    “额…我们……”

    “将军,我们有一事禀告!”

    于禁和李典在支支吾吾的迟疑,副将们却等不及了,干脆冲了上来,单膝跪在了夏侯惇面前,抱拳行礼禀告道。

    “哦,有何要事,快快说来。”

    夏侯惇被他们搞得一头雾水。

    “将军,咱们这一次来到荆州,唯一的战果就是这个随县,如今就这样退去,白白的将城中物资留给他们,岂不是便宜了刘备刘表。”

    两个人拐着弯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城中粮草已经不多了。临走之时,让弟兄们多带些干粮也就差不多了。”

    夏侯惇这样说道。

    随县县城之中的军粮几乎已经损耗殆尽,夏侯惇所说的多带一些粮草,也是多带一些百姓们的粮草了。

    .

    社会和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社会和谐的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