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青春片大热的时代
书迷正在阅读:掌门师叔不可能是凡人、我从凡间来(这个修士很危险)、我于教坊司中度长生、蜀山悬剑传、tag能力者、交换神之做题家老公和公主病妻子、我的伪娘淫乱生涯、槟榔摊老板、老天你开什么玩笑、母爱俱乐部(西洋镜系列)
首映式过后,从周四晚间开始,《饥饿游戏》空降全美4200多家影院,由于观影人群极其火爆,一些影院甚至决定周末三天连续不间断的放映《饥饿游戏》,以满足数量不断激增的观影群。 这部影片各方面的反响,超过了最乐观的预估,即便马修这个投资人和制作人,都相当意外。 《饥饿游戏》作为一部非续集类、四月份开画的影片,首映提前场票房就创下记录,以1974万美元的成绩,刷新了非续集类影片的午夜场票房纪录。wap..OrG 这甚至让很多人不解,毕竟有各种光环加身又将希斯-莱杰的死营销到极致的《黑暗骑士》,其提前场票房也不过1860万美元而已。 相比于蝙蝠侠,《饥饿游戏》无论是角色知名度还是卡司阵容,有任何优势? 但如同烂片大卖一样,电影市场很多时候都不以影片的质量来讲道理。 虽然没有3D的高票价加成,而是以2D的格式放映,所在的档期也是非暑期档、非假日档的一般档期,但这些都挡不住《饥饿游戏》大获成功。 随着周五过去,更多数据统计传到马修这边,《饥饿游戏》的票房数字正在以非常恐怖的速度增长。 周五开画首日,连之前的提前场计算在内,《饥饿游戏》在北美4200多家影院豪取6825万美元,创造了北美电影市场有史以来最好的四月份开画成绩。 这一票房数字,大大超过了原本5000万美元左右的预期。 6825万美元也创造了北美电影市场非续集影片开画首日最高票房的新纪录。 另外,影片在以粉丝为主流群体的观众口中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CinemaScore也给出了A的评分,其中18岁的青少年观众更是给出了A ;而在影评人眼中,烂番茄百分之八十八的新鲜度和68分的MetaCritic媒体综评也证明好评占多数。 事实也证明,一部影片是否会获得好口碑,有时候跟影片质量并没有直接关系。 虽然因为预售的出色,导致外界对这部影片的票房预期足够高,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期还是太过于保守,甚至一些年龄大的电影圈从业者都想不明白,这样一部情节、思想、结构甚至是演员表演都没有太多出彩之处的电影,为什么能拿到如此高的票房? 或许,马修拿到手的市场调查报告,从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这一原因。 首日进入影院观看《饥饿游戏》的观众中,二十五岁以下观众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一,女性观众的比例则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除了出色的宣传营销工作外,影片的定位清晰,准确把握住了目标观众的主流口味,而这部分观众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了多数地位,足以保证《饥饿游戏》的观众基数。 当然,影片不可能继续维持这么高的票房,滑落不可避免。 周六单日收入5100万美元,创造了新的四月份最高周六票房,单日跌幅仅有百分之二十三,更表明除了狂热粉丝之外,影片还拥有吸引更多普通观众的能力。 到了周日,《饥饿游戏》再取3600多万美元,同样创造了最好的四月份周日票房纪录。 首周末三天结束,《饥饿游戏》豪取1亿5525万美元,轻松杀入影史前五名。 马修连带着制作成本加宣传投入,都没有如此高的数字。 单从表面看的话,仅仅一个周末三天的时间,《饥饿游戏》已经回本了。 几乎是在北美首周末票房出炉的同时,马修也正式对外宣布,《饥饿游戏》的续集计划正式启动。 当天上午,《洛杉矶时报》就在官方网站的首页上如此评价——伴随着《饥饿游戏》跟进上马的至少两部续集,马修-霍纳再次成功的为自己开发出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系列大金矿。 各大娱乐媒体纷纷用‘匪夷所思’、‘票房奇迹’来形容这部影片,哪怕马修和华纳兄弟不用多做工作,他们也愿意在头版的位置上,用大篇幅的文章,去描绘这部不可思议的青春影片 而头脑灵活的制片商们,渐渐感觉到,青春片大热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至于这个时代是不是真的到来了,看看《饥饿游戏》后续的表现就知道了。 周一1082万美元,周二1034万美元,周三850万美元……在周五之前,又一个北美票房排行榜开始统计的周末即将到来之时,《饥饿游戏》已经从北美捞走了1亿8993万美元。 一时间,市面上跟《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类似的青春小说,成为了好莱坞争夺的焦点,《移动迷宫》和《分歧者》两个系列,均有五家以上的制片厂争夺电影版权。 特别是《分歧者》,这个系列的小说与《饥饿游戏》有些类似,同样是反乌托邦的类型,其中还有一个跟凯特尼斯类似的女主角。 马修得到的消息,原本狮门影业都快要与原作者达成版权转让协议了,《饥饿游戏》票房大爆,原著作者直接推翻了之前的谈判,向狮门影业所要三部曲高达8000万美元的电影版权转让费用。 《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先后大获成功,似乎告诉所有人,这种设定科幻或者魔幻的青春小说很值钱…… 北美放映第二个周末,《饥饿游戏》再取6100万美元,从而将北美票房一举推过了2亿5000万美元大关。 任何人都知道,马修这个投资人赚翻了。 同样是在这个周末,《饥饿游戏》出现在了不少海外地区的市场上,受到北美火爆效应的加成,在英语地区市场的票房相当不错。 英国的首周票房达到了1533万美元;在澳大利亚顺利拿到了七位数,753万美元足够让马修笑出来了;即便是新西兰,由于缺乏强力竞争对手,首周票房也有262万美元。 除此之外,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远东的香港、台湾、日本等,也在这一周海外开画上映的范围之内。 不过,《饥饿游戏》在这些非英语区的表现就要差了很多,票房远远谈不上出色,被当地很多观众认为不知所谓,甚至许多海外媒体都在议论,为什么这样一部奇怪的影片能在北美大卖? 影片深受所在地区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在某些地区表现出色的电影,换一个区域,说不定就会遇到《饥饿游戏》同样的情况,这还是最能在世界流行的好莱坞出产的电影。 这种反乌托邦的设定,本身就不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众文化。 一个过于强势的女主角,在女性地位一般的市场上,比如中东地区,必然导致影片被男性观众所排斥。 这是无法避免的,不是每个地方都像北美这样,总有白左跳出来搞东搞西。 相反的,这个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如今对北美所谓的新女权主义的接受度有限。 《饥饿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开画成绩为5930万美元,相比于北美市场,只能说表现平平。 但北美的巨大成功,足以保证马修获得超高的收益。 《饥饿游戏》北美票房如此爆发,与马修和华纳兄弟极力推动的宣传也脱不了关系,在如今这个年代,没有宣发就等于没有票房。 从本片的首支预告片在去年11月以《暮光之城:拂晓上》的贴片广告发布到今年1月份的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原著小说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截止到上个周五,《饥饿游戏》大量资源的支持下,几乎登上了超过50本杂志的封面。 马修让贝拉-安德森做过确切统计,这部片子所有的电视广告和赞助商宣传大约覆盖了北美近1亿2000万的人口。 随后,《饥饿游戏》也跟所有好莱坞大卖电影一样,惹上了抄袭和模仿的麻烦。 有很多北美以外的媒体,特别是日本媒体,宣称《饥饿游戏》的原著小说和日本已故异色电影大师深作欣二的名作《大逃杀》之间有着诸多雷同。 这一点,马修当初拿下小说版权的时候,就有了准备。 当然,以好莱坞电影惯有的态度,准备也不用做太多,回应一下也就算了。 《好莱坞报道者》专门刊文驳斥了这些北美以外的媒体的说法,还列出了两者根本性的区别。 “《大逃杀》在故事结构和背景上,要远远小于《饥饿游戏》;《大逃杀》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杀戮的故事,而《饥饿游戏》则是为了革命而杀戮;两部影片的两个女主角非常不同;媒体在两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不同……” 这当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不是抄袭马修怎么知道?原作者苏珊-柯林斯不会傻到说自己抄袭,他这个电影投资人更不会。 《饥饿游戏》该怎么放映还是怎么放映,全然不理会日本媒体的抗议。 这是好莱坞电影一贯的做法。 上映第三个周末,《饥饿游戏》在北美再取3210万美元,北美票房顺利突破3亿美元大关,高达3亿245万美元,并且在北美票房榜上实现了三连冠。 不过,这部影片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到头了,因为随着五月份到来,北美暑期档即将拉开大幕。 在2012年暑期档第一个周末上映的影片叫做《复仇者联盟》!白色十三号的最佳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