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唐朝小闲人在线阅读 -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一样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一样

    其实韩艺做任何事,都不追求一步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日内,他甚至都不敢提出“变法”一说,全部都是在打擦边球,因为他明白一旦提出变法,就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其中也一定会发生许多的矛盾,这个是急不来的。

    而在户籍颁发的同时,那边也开始在印花了。

    这就是新政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精彩的地方。

    领取全新户籍的人,便可以拿着自家的地契,去指定地方办理印花。

    为了更好的将印花税执行下去,户部还会提供专门的地契纸张,全部重新写,这也是为了规范,效率肯定没有后世那么快,但是忙得这一时,今后就要轻松许多。

    相比起更换户籍,那些大地主都不太想印花,因为一旦印花,就得交比以往多好些倍的税。

    但是他们心里又害怕,万一这期限过了,朝廷真的将土地都给收回去,那就得不偿失,故此,他们还是极其不愿跑来印花。

    ......

    “唉...这哪是在印花,这分明就是在割肉呀,多了个花,这两石的税就变成了二十石。”

    一个大地主拿着全新的地契,在眼前晃着,心中是五味杂陈呀!

    这一下子他的税收提高了十倍之多。

    但是这也证明他拥有两千亩地,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根据亩产一石来算的话,这一年下来,他们可是有一千多石的收入,而他们却只需要缴纳二十石的税收,他还感到五味杂陈,可见这地主跟资本家也没有什么区别,多收他一文钱,那就跟要了命似得,资本家是卑鄙的,但是地主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都是一丘之貉。

    他身旁一人道:“老哥,你就别委屈了,你看看人家元家缴多少税。”

    “如今的元家,可不是以前的元家,元家做买卖的收入要远远土地带来的收入,咱们可就靠这土地吃饭呀。”

    “这真是不公平呀,商人缴纳那么一点点税,咱们却缴这么多。就说尚书令,我听说他连一块田地都没有,岂不是说税都不用缴。”

    “这你倒是误会尚书令,尚书令是没有一块土地,但是他有北巷,根据印花税,租约可都是要纳税的,听说他交得税可比咱们多多了。”

    “但是他多有钱,咱们几个加在一起,可也不及他的一半,他的财富可是深不见底的。”

    ......

    一方有失,一方就有得。

    地主是五味杂陈,农夫则是欢天喜地,因为长安是狭乡,寻常百姓都没有多少土地,至少都没有达到朝廷的正规标准,他们缴纳的税那真是锐减,他们是非常踊跃印花的,印花之后,再算算自己的税,只觉浑身都轻松了许多,对于未来是充满了希望。

    而商人比地主、农夫的心情还要复杂一些,他们的税很难去计算的,他们至今都没有算出来,这个印花税对于他们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如果不谈钱的话,这印花税当然是有利于商业发展,要知道这契约精神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只不过这是无形的。

    ......

    长安如今最热的话题,就是---你交多少税?

    以前大家缴的税都一样,不需要去问,但是如今税收都不一样,这越隐私的话题,百姓就感兴趣。

    地主都还好说,可是商人的税,那很难计算的,商人面临着很多长期的契约,租约就是最常见的。

    从而又诞生出一个全新的行业,就是会计事务所诞生。

    ......

    与此同时,运河一代的州县,也都在发放全新的户籍,以及开始印花。

    韩艺为了同步,事先就已经让人运送新户籍、章印、颜料运往各州县。

    而运河一代的州县,热情比长安还要高一些,长安地主还是多少有些不太情愿,但是这里不管是地主,还是百姓,都迫不及待要去印花。

    而印花的结果,就是爆发了一场合法的圈地运动。

    因为在这之前,那些地主们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朝廷来跟他们清算,他们在危机中兼并的那些土地很多都是口分田,是属于国家的田地,是要再分配的,在律法上面,怎么也不能算是属于他们的,但是印花之后,就变成永业田,那就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故此,江淮、江南一代的大地主,都开始大规模的圈地,建立起一个个大农庄来,在印花之前,他们就已经达成了协议,彼此交换了土地,他们兼并土地的时候,那是犬牙交错的,这不利于管理,如今他们拥有的土地都是一整块,一整块的。

    非但如此,他们还在继续出高价购买百姓的土地,同时又申请了很多的荒地。朝廷还是鼓励开垦,你申请荒地,那你就得缴税,朝廷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申请荒地的亩数太多,审查就非常慢,而这些大地主申请荒地,以及高价收购土地,主要就是想将自己的土地全部连在一起,都不是很多,这审查起来就非常快。

    并且他们开始驱赶自己的佃农。

    佃农已经是最不划算和最不稳定的合作模式,因为法律上已经明文规定,税收必须是地契的拥有者来承担,你可以在契约上规定佃农承担税收,但问题是如果发什么意外,或者佃农跑了,那地主就得承当,不可能再推给别人,所以雇佣制才是王道,他们一边在驱赶佃农,但同时又雇佣经验丰富的农夫,来帮自己打理庄园。

    这个在人数上就有限制,很多佃农失业,而那些大富商可正盯着的,赶紧招来,而对于那些佃农而言,如今工人缴纳税非常少,并且有劳工法案的保证,又是一批佃农涌入城内务工,城市的规模那真是一天一个样。

    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睦州和扬州,睦州是恨不得将那城墙给拆了,因为作坊的集中,郊外都已经成为中心,但是谁敢将城墙给拆了,只能想办法多开几道城门。

    而且扬州就已经完全解除宵禁,因为扬州的娱乐业和服务业非常发达,这就是让走私贩给搞起来的,这个行业对于夜晚的追求是太高了,故此扬州的商人请求杨展飞取消宵禁,并且愿意多支付一笔治安费用。其实杨展飞也很乐意开放,因为开放夜晚的话,就会产生许多的印花税,可问题是朝廷又没有说要解除宵禁,杨展飞就一开始五天解禁一次,后来就三天,后来两天,后来一天,再后来,那就.....就默认了。

    这也是杨展飞从韩艺那里讨教来的,装傻充愣,我不管,我都不管,你们自己弄,当初走私也是如此,他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大家自由发展。

    .......

    亳州!

    但见一个身着朴素的老者与一个三十来岁,管家打扮的男子走在街道上,而他们那慢悠悠的步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从他们身边走过的百姓,那都是行路匆匆,神情亢奋。

    “不一样,真是不一样啊!”

    那老者不住的摇着头。

    “老爷,什么不一样?”那管家好奇道。

    那老者道:“你自己不会看么?以往百姓脸上都是那种木讷的神色,而如今这里的百姓却是神色激扬,可是他们才刚刚从危机中走出来,是一穷二白呀!”

    “听老爷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如此呀!这是为什么呢?”

    那老者凝眉思索片刻,道:“虽然他们现在是一穷二白,但是新政给他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以前我们老是想着天下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不愁吃不愁穿,那便是旷古烁今的盛世。唉...可是土地就那么多,就算是一代传一代,同样也会令人失去变得麻木,就算没有兼并,百姓也很难再往前进一步,但是商业却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拥有无尽的财富。现在想来,我们这些大臣都太太自私了,我们都想着当宰相,名垂青史,流芳万古,那我们凭什么要求百姓追求的只是吃饱穿暖。也许,他才是对的。”

    这个老者正是刚刚来到亳州出任刺史的许圉师。

    .....

    尚书省。

    “从目前新政执行的情况来看,长安在明年初,就应该完成所有的户籍发放以及印花,江淮、江南等地区,虽然也非常顺利,但是因为人手没有长安充足,故此可能要晚个半年,但这比我们预计的都要快得多。”

    刘祥道是满怀喜悦的说道。

    这比预想中要顺利许多,他们也是长出一口气呀!

    狄仁杰道:“不过我发现新政颁布之后,官府与百姓打交道变得越来越多,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将会成为常态。如今北巷新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西市也开了一家会计事务所,他们都是一方面向百姓,一方面向官府的,而在以往可是没有这个行当的。所以我认为朝廷也应该做出应对,成立一些新得官衙,免得到时候,百姓都不知道该去哪里询问。”

    韩艺问道:“你有什么建议?”

    狄仁杰道:“我朝实行的乃是三省六部,但是六部都在皇城之内,百姓是难以接触的到,我认为六部应该都在皇城外设立分部,让百姓都可以接触得到。如果全部通过县衙来解决,我认为县衙已经是不可能照顾到这么多事。好比说大理寺,民间都已经建设期关门的律师事务所,也就是他们都看到将来肯定会出现非常多的纠纷。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在家耕地,平时接触甚少,而如今百姓都流动起来,并且沟通增加了许多,那势必会产生许多纠纷,如今的大理寺恐怕难以满足百姓的需求,我认为应该扩建大理寺。”

    不愧是狄仁杰,还真是一个狠较色,三言两语,就将大理寺的职权扩大了。

    韩艺稍稍点头,又问道:“你们认为呢?”

    长孙延道:“我赞成狄少卿的建议,朝廷应该密切的关注国家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只有及时与百姓交流,才能最快做出调整,以往官员那种处理事务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变化,我们应该及早做出准备。”

    张文灌道:“但是目前大家都在忙着落实行政,你这又节外生枝,哪里忙得过来。”

    狄仁杰道:“我倒是认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做出一些改变,毕竟我们如今设立了许多办事点。”

    张文灌道:“那些办事点都是一些民房,是临时的,要是这么做的话,首先得修建官衙,可是这都需要钱,国库如今哪里拨得出钱来。”

    郑善行道:“我倒是认为与民打交道,这民房反而是最合适的,若建得富丽堂皇,只怕百姓反而会望而却步,而且这会影响到城内的居民。狄少卿的建议,只是为了帮助百姓,与百姓沟通,那么只要适用、舒适就行,我从不认为这官衙修建的富丽堂皇,会对于官员处理政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促使官员贪图享乐,不务正业。”

    这什么性格说什么话,他在自由之美的办公室,那简直小得可怜,他就是觉得什么方面都是适用就行,多了就是浪费,他是坚决反对修建什么宫殿,官衙。

    张文灌被怼的有些想哭,他可是老臣子,以前朝中那是讲究论资排辈的,可是郑善行他们这小辈太生猛,完全不给面子,说话都非常直接,但是没有办法,坐在最上面的尚书令,是这里面年纪最小的,张文灌心里非常委屈。

    他们可以不顾及,但是韩艺不能不顾及,道:“你们先别争了,听我一言,其实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张尚书也不是说要铺张浪费,将民房修建成官衙,这个很难操作。好比说大理寺这种官衙,你摆个摊在街边是肯定不行的,但是也不需要朝廷出钱,那...那李义府、许敬宗他们的宅院不空在那里么,他们的宅院大得很,直接拿来用就行了,反正放在那里也是浪费。”

    这一句话就告诉大家,为什么他能够坐在那里。

    刘祥道笑道:“尚书令言之有理啊!”

    狄仁杰道:“也就是说尚书令是赞成的?”

    韩艺道:“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但是这事还得上奏给陛下,你们就自己去上奏吧,我是不会上奏的,因为写奏章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大家都呵呵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韩艺这种级别还需要自己写奏章吗?他这么做就是不想揽权,要是什么都得通过他,等于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南希北庆的唐朝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