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我要做门阀在线阅读 - 第两百七十九节 将星璀璨

第两百七十九节 将星璀璨

    李广利望着自己面前这位笑容满面的长孙,一时间有些恍惚,甚至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

    微微定了定神,李广利只能是再拜道:“殿下关爱,臣代诸将拜谢!”

    “末将等拜谢殿下关爱!”身后的几位将校,恭身敬拜着。

    “下官张子重,敬问君候与诸公安……”张越适时的站出来,拱手行礼,同时眼睛不停的扫着这些将校,在心里面猜测着这些大将的名字。

    在后世的史书上,除了一个李广利外,其所部将校的名字,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人清楚了。

    甚至,错非有《史记》与《汉书》的存在,人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在两千年前,曾有一支诸夏军队,远征中亚,饮马锡尔河,并征服了这一区域。

    至今为止,大宛的军事、外交皆受汉室指导。

    大宛国王的册立之权,属于汉天子。

    长安城的大鸿胪衙门里,更有一位大宛王子为质。

    若有需要,汉军随时可以带着他,带着大军返回大宛,将这个王子扶持上位。

    至于,那些曾经在大宛战争之中奋勇当先或者智计百出的英雄豪杰之名,更是几乎不见于史。

    只有几个名字,在史书的某一页的某个角落里有着残余。

    他们在历史上凭空出缺了。

    这是因为李广利当了叛徒,他背叛了汉室。

    所以统治者想方设法的贬低和丑化了他的一切,抹掉了他的大部分功绩。

    但在此刻,李广利麾下的那些猛将谋士们,却是名震天下,如雷贯耳。

    譬如,以布衣从军,从一个伙夫做起,积功为汉前将军的承父候续相如。

    此人智勇双全,曾带着几十个汉兵就灭亡了一个名曰扶乐曾虐杀汉商的西域王国,俘虏两千五百人,虽然这是在他借了一千多乌孙兵之后做出来的成绩,但也确实很强了!

    又譬如,李广利麾下还有一个大将,号称海西候之犬,此人名为赖丹,是西域扜祢国王子,曾被龟兹人扣押,乃是李广利西征大宛时率兵解救出来的。

    从此,这位扜祢国王子就成为了李广利的脑残粉,加入其军,从队率做起,屡立战功到现在已经成长为了汉家校尉。

    这可是野战军的校尉!

    历史上赖丹最终成为汉室解决龟兹问题的引子——宣帝大将常惠,以‘龟兹十三年前杀汉校尉赖丹’为名,发天子节,调乌孙、楼兰和车师兵,问罪于龟兹,龟兹王斩杀了国内的反汉派,献表称臣。

    又有邯郸人赵新弟,勇猛无双,据说曾在大宛战争中多次先登,最后更立下了斩杀大宛仇汉派首领郁成王的战功!

    ………………

    其他有名有姓,战功赫赫的战将,更有十余人。

    这些人,共同构成了李广利麾下的汉军精锐主力。

    “只是不知道,这些大将有几人随李广利回京了?”张越心里想着,他特别有兴趣与这些人谈谈。

    因为,他们最了解,同时也最清楚当前汉与匈奴在西域方面的势力纠葛与对峙情况。

    很多事情,问他们是最好的途径。

    当然,在这些人中,最重要的还是李广利!

    身在此世,张越早就清楚李广利根本就不是那个历史上已经脸谱化的反派。

    事实上,李广利的风评很好。

    特别是在军队里,他的评价很不错。

    所谓功必赏、过必罚,他可能没有做到,但相对公平和公正,却是做到了。

    大宛战争中,李广利上表朝堂,列了一个总人数多达一千五百余的功臣名单。

    并竭力争取,为了他们申请到了最好的赏赐。

    光是两千石就有一百多人,千石以上一千余。

    坊间有传言,当年跟随李广利出塞的士兵,哪怕是个伙夫也拿到了不少于四万钱的赏赐!

    这年头,能给手下争取福利和待遇的,才能再平庸也是好大佬!

    更别提李广利军中的将校,大部分都是靠着军功爬上来的。

    几乎没有什么裙带关系的存在。

    也只有他这样地位的外戚,才能杜绝裙带关系和侵占军人军功的能力。

    只是……

    当李广利兵败、投降后,他所做的所有都是错的。

    无论好坏,全部都是一棍子打死。

    他手下的部将,不是随他投降,就是逐渐被贬斥、外放。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就像现在在他麾下积功到将军的赖丹,数年后竟被龟兹人所杀。

    而彼时汉室朝堂上,竟无人为他讨一个公道,竟要十三年后,一个与他没有半分关系,甚至都不认识他的常惠打着‘春秋大义’的旗号为他复仇。

    这样想着,张越也是叹了口气。

    历史就是如此。

    休说李广利了!便是霍光有扶保社稷之功,号称‘当代周公’,最后不也落得一个人走茶凉,全家灰灰,甚至连提都不能提的地步?

    要不是阿秀哥给他平了反,恐怕霍光的历史地位,也和李广利差不多。

    成为一个脸谱化的反派。

    想到这里,张越就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自己眼前的这位海西候、贰师将军李广利。

    这位天子的大舅子,现在大约四十来岁,可能是因为长期屯兵、驻守在居延、张掖,代表天子震慑匈奴和西域诸国,所以他的肤色都被太阳晒的黝黑,皮肤也很粗糙,但他很爱干净,将自己的髯须和衣着都打理的非常整齐,腰间挎着一柄似乎镶嵌了珠玉黄金的宝剑。

    一开始张越还以为他这是在炫富,但仔细观察了之后,张越知道他是在炫耀武功!

    因为那柄宝剑的装饰和形状,不是中国式的长剑。

    而是带着希腊文化特征的宝剑,剑鞘上甚至雕刻着不知道是雅典娜还是谁的形象。

    毋庸置疑,这是他的战利品!

    回溯过历史的张越知道,大宛王国在欧陆史书上被称为‘巴克特里亚’,乃是亚历山大东征军的后代所建。

    而现在,这些马其顿殖民者与中亚塞人的混血后代,却臣服在汉室脚下。

    可能几十年后,这个王国就要不复存在,甚至沦为汉室的一个郡县。

    这样想着,张越就觉得似乎挺有意思的。

    ……………………

    张越在观察李广利,李广利自也在观察着他。

    “这个张子重还真是年轻的过分了!”李广利凝视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侍中,心里想着:“我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沉迷于斗鸡走狗之中……”

    而且,这个侍中官和宫廷传说的一样,身材不是很高,最多七尺,体型修长,倘若不知道他曾经的所作所为,李广利几乎都要以为这个年轻人是齐鲁的儒家名门子弟了!

    但……

    已经混迹政坛和军队二十几年的李广利,早已经明白了一个真理——上位者,无论昏庸还是优秀,无论年长还是年少,既然其能身居高位,必有其材!

    小瞧他人,是一定会吃亏的!

    所以,当下李广利就轻身对张越拱手还礼,笑道:“张侍中,久闻大名,今日相见还望侍中不吝赐教!”

    他身后的诸将纷纷拱手道:“还请侍中多多赐教!”

    “不敢当!”张越笑着拱手请道:“还请君候与诸位将军入座……”

    说着就和刘进带着众人,入了官衙正厅。

    宾主各自落座,刘进自然端坐上首,而张越和李广利则分坐其左右,其余诸将则各坐两列。

    立刻有着下人,奉上茶点。

    “还请君候为殿下介绍一下诸位将军……”张越落座就笑着说道。

    李广利闻言忙恭身道:“这却是臣疏忽了……”说着就起身对刘进和张越脱帽一拜,然后才道:“请容臣为殿下及侍中介绍……”

    他先走到左侧,对着那位坐在第一位,看上去身材高大,但看上去颇有些文雅模样的将官介绍道:“此乃臣的长史王宣……”

    “王公昔年曾入读于太学,太始中闻得西域车师等国侵害汉商,愤而投笔从戎,十余年来殚精竭虑于佐军之事,军中大小事务多赖王公辅佐之!”

    王宣立刻起身,对刘进恭拜道:“末将王宣拜见殿下……”

    然后他就目光灼灼,像看美人一般盯着张越。

    当年董仲舒在世时,他曾旁听于茂陵,后来更成为太学生,算是董仲舒的门徒,与董越也算有些交情了。

    所以,他知道现在公羊学派是将未来希望押注在这位侍中官身上的。

    更知道,这位侍中官献《春秋二十八义》于太学的事情。

    自然对张越充满了好感!

    张越对他,更是有着无穷好感!

    因为,若张越没有猜错的话,这个王宣大约就是历史上,李广利带着大军深入郅居水时,想过发动兵变,捕拿他的那位无名长史了。

    这样的人,确实是值得尊敬的。

    李广利却是继续来到下一人面前介绍着:“此乃将军李哆!”

    “李将军素有奇谋,曾与臣共伐大宛,多次献策,出奇计破大宛城塞无数!”

    张越一听也是肃然起敬,将军李哆!

    这可是一个智囊型的名家,他的成名战不止是一个大宛战争。

    在天山战役中,据说就是他献策,使得李广利找到了匈奴左贤王的破绽,击破之,阵斩一万多!

    李哆身材就比较粗矮了,身高可能与张越相差无几,看上去低眉顺目的,属于那种一声不吭的老实人。

    若李广利不说,张越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哪个被匈奴和车师人称为‘狐狼’的汉将了。

    狐是形容他的狡诈、多谋,而狼则是对他凶残的概括。

    据说,只要被他找到破绽,他就会立刻抓住,并狠狠的撕咬上去。

    大宛战争中,还只是校尉的他,就曾经连出计策,不断调动大宛郁成王的主力,最终为汉军主力创造全歼那个大宛贵族部队的机会。

    “臣李哆见过殿下……”李哆微微恭身,很矜持的向刘进和张越一一致意。

    ………………

    李广利一路介绍下来,将随行的十余位将官都介绍了一遍。

    比较遗憾,张越想要认识的赵新弟、赖丹等人似乎没有随行而来。

    但,张越却也认识了好几位在当世声名显赫的猛将。

    譬如,第一个先登大宛王都贵山城的汉将李循,率军攻破了轮台国,并率部开始屯田轮台的轮台都尉王申生,曾在大宛战争中顺便带部队去康居国打了一回酱油,第一个率部跨越葱岭的诸夏将领时任校尉现任居延破虏塞都尉上官相如(虽然当时真正的领军人物是起父将军上官桀,但现在这位故少府卿已经老迈,归于田园)。

    尤其是上官相如,张越一听他的名字,再听介绍,就眼里冒光,心里痒痒的很。

    或许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不少汉商和汉使,越过了葱岭,走向了中亚、南亚和西亚。

    但是,真正带着成建制的汉军,突入葱岭的,却只有上官桀父子了。

    这个意义无比重大!

    这是有史以来,诸夏军队到过最远异域。

    要几十年后,才被陈汤打破这个记录——陈汤征讨郅支单于,打过了沩水(阿姆河)。

    再然后就要等到盛唐时期,安西都护府的大唐军队了。

    再之后,就没有诸夏军队越过这个极限了。

    毫不夸张的说,上官桀父子那次去康居打酱油算是中国军史上排名前十的远征了。

    可惜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当代人或者史官,在如今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

    老上官桀在朝的时候,甚至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只是带着大约三千汉军的步骑部队,追着大宛郁成王的残部,追进了康居境内,然后和康居王打了个照面,在兵锋下康居人交出了郁成王和他的部下,然后老上官桀和上官相如就心满意足的带着俘虏离开了康居境内。

    中间和康居军队小规模的‘切磋’了一下,大约‘深入交换了意见’‘表达了大汉帝国对于康居庇护战犯郁成王的严重不满’。

    至于,汉军追击战犯,为何追到了康居境内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自然不会有人提起。

    但别人不懂,张越懂!

    西域诸国,那些与汉室不接壤的国家里,对汉室敌意最大的,就是这个康居了。

    历史上,就是康居人庇护郅支单于,才导致了陈汤远征。

    哪怕就是在现在,康居人也是野心勃勃。

    不过呢,康居的渣渣们,属于西元前的大波波,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他们每一次想要插手东方事务,都被吓得屁滚尿流。

    大宛战争如是,后来的汉匈战争也是。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