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功亏一篑
书迷正在阅读: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三国开局斩关羽、谍影凌云、特编第一作战连、曹操喊我去盗墓、初唐异案、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铁血新明、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永川王薨逝后,川王妃给丈夫收了尸。 她震惊了…… 几乎不用仵作去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王爷是被利器给一下子捅死的,但是到了最后时,却被定性为了是,疑似不慎坠马歿亡! 然而事实上,永川王根本就不会骑马。 更令川王妃感到不解的是,丈夫死后瞪大了双眼,明显是死不瞑目。而在他的手里,一直紧攥着那半幅《蟋蟀图》,松都松不开手。 鉴于此,她有理由相信,这半幅图很可能是王爷在临死之前,从凶手身上撕下来的。 而太子又恰巧是个既好绘画也好促织的人,莫非,这画的原主人会是他?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太子可就成了弑兄的凶手了。 这可是大不仁! 不过,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支持下,这些也都只是凭空的猜测而已。 随后,新帝登基,并命礼部以及宗人府的人来为永川王治丧,于此同时,天子也给其死因做出了盖棺定论,依旧是之前的不慎坠马歿亡。 这是骗人,还是骗鬼? 川王妃认为,小皇帝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并不想捅破那层窗户纸,免得遭受骂名。此外,还有着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意思。 鉴于此,川王妃又开始安定下来,选择继续居住在她的永川王府之内。 新君的处理方式看起来彰显低调,其实并不是! 还没等到宝座坐热乎,皇帝就立即展开了新一波的动作,明面上,他公然地声讨拜帝;暗意里,也开始剑指他的二叔——燕王爷。 这时,世人才猛然发现,新帝和他爹是不一样的,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气势。 不过,皇帝很快也因此栽了跟头。 啥事呢? 由于三朝元老们的各种力谏和力争,弄得新帝放不开手脚,感觉头都大了。 燕王也没闲着,立即就想出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呵呵,你个小皇帝,不是喜欢摆出一副道德明君的样子吗?那我就故意给你抹把黑! 怎么抹? 好办! 他传令川王妃,尽快地把皇帝涉嫌弑兄的丑事给抖露出来,让天下人诟。 但是这么一来,川王妃就被迫走上了前台,变成了最为危险的马前卒了。 去跟皇帝明着叫板? 谁不怕呢? 川王妃自然也不例外! 她苦思之下,想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先把那半幅《蟋蟀图》的流言给放出去,自己做好准备,静观其变。 这么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可以借此观察一下皇帝的具体反应,二来也不算得罪了燕王。 于是,真就这么办了。 没想到的是,皇帝这次的反应非常的大,直接派暗卫来到了永川。 这什么意思呢? 可否理解为:朕是本来不想动你的,可你偏就不老实,那就休怪朕心狠手辣了。 于是,就出现了永川王府的那场大火。 然而,聪慧的川王妃也凭着事先做好的准备顺利脱险,然后,她就果断地去往了山东府,投奔燕王。 这事之后,皇帝也没有再咄咄逼人,而燕王也变得消停了一些,二者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僵持状态。 但是,这个平衡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个突来的意外给打破了。 转折点发生在去年的年前,那时,南方抗倭大捷,朝廷敕令礼部官员南下犒军,以显皇恩浩荡。 而当时被活捉的几名倭寇敌酋,也被押解着随礼部的人一同返京,行程上来说,也确实顺路。 这本是一个机密消息,但难不保会走漏风声,葛裘就事先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打算在山东境内设伏,一举营救下那几个倭寇首领,盘后并拉其入伙,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倭寇来投。 想法是挺好的。 谁知才刚刚动手,葛裘就被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押运官一箭射杀。 事后得知,那名女子名叫方若蛟,据传是抗倭将领戚景的发妻。 呜呼! 自称能掐会算的葛半仙,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嗝屁了。 事后,川王妃大为震惊。 要知道,葛老道可是拜帝教中的精神领袖,一旦失去了他这个台柱子,这忽悠人的大戏就不好唱了。 如果,拜帝教因此土崩瓦解的话,自己可就失去了所有的利用价值。 所以,除了上层以外,葛裘之死必须严格保密,对外只称:葛大仙渡劫在即,目前正在闭关之中。 是的,能瞒一天是一天吧。 却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 似乎皇帝偏就瞅准了这个时机,马上就创建出了一个什么上帝教,而且,他还派来了一个洋人作为是左正一。 之后便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教众争夺战了。 可以想象,在失去了精神领袖后的拜帝教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几乎无力反抗。而哈里,也正是捡了这么一个漏洞才一举发展起来的。 如果葛裘不死的话,哈里的传教绝不会这么顺利。 惊悉拜帝教被瓦解后,燕王就更加坐不住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得尽快起事才行。 不能再拖了! 于是,他便开始游说诸王,希望他们能够和自己一起举大义,扬大旗。 作为利益交换,燕王对诸王作出了承诺,他若为帝,但凡是宗室中人永不削藩。 据川王妃猜测,燕王还真有可能说服了谨慎的赵王,并且拿到了后者的口头承诺。 总的来说,准备还算充分,就唯独缺少战马。 要知道,战马可是战场上重甲力量,这个道理,戎马出身的燕王自然懂得。 于是,他便让川王妃去和东虏的诸首领进行磋商,己方或用银钱、或用铁器,去交换他们的壮马,以补战储。 可他为什么会选择东虏人呢? 这也是有原因的。 东虏是个大部落,可是混得却不咋地,由于他们常年遭受老大哥鞑靼的压迫,活动范围也被压缩的越来越小,最后,不得不向辽东一带夹缝里求生存。 而当下的辽东一带,刚好是隶属于山东府管辖,与齐鲁之地的乐安更呈隔海相望状。就船运物质方面来说,可谓是极为便利,关键是,可以避开山海关。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燕王才看上了东虏人。 而失去了大的利用价值的川王妃,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和东虏人进行交涉。 但是,她又很担心自己一行人会被皇帝抛撒出的内卫盯上,于是,她就想出了这一回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法。 也就是,先将齐誉以及暗卫的注意力全都引到宁阳县去,而她自己则在梁山一带暗里谈事。 选择梁山议事,也是迫不得已之举,目前的东虏人刚从赵王的封地赶来,属于是从南往北走,刚好路径此地,所以才选在了这里。 结果,川王妃失算了,此计被齐誉相当及时地给识破了。 之所以称之为是相当及时,那是因为她目前已经诸事谈妥,也付下了相关订金,再过一日,她就可以抽身离去了。 谁曾想,却被人生擒。 真是功亏一篑啊! 可是,东虏人为什么会追杀齐誉呢? 按照川王妃的话来说,东虏人只想在火中取栗,赚取一些实际上的利益,并不想真正地与大奉朝廷敌对。事情败漏确实可惜,但若是杀了御史大人的话,那不就守住这个秘密了吗? …… 说完了这些,川王妃就幽幽一叹,再看她的脸上,一缕鲜血正沿着嘴角处流了下来。佯忘的寒门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