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寒门仕子在线阅读 - 第064章 带病考试

第064章 带病考试

    这一帖发汗解表的药果然猛烈。

    当天晚上,齐誉汗流浃背,连睡觉的被窝都被湿透了,整个晚上,他人都是迷迷糊糊的,感觉就像是梦游一样。此外,嗓子也疼得厉害,如同火燎。

    真是一种煎熬……

    三更刚过,学子们就早早地起床了,四下都是洗漱声和小解声,还有收拾考篮的窸窣声。

    齐誉被吵醒了,睁开眼睛醒了醒神,感觉全身都是酸痛的,不仅嘴唇干裂的蜕皮,嘴角还起了几个燎泡。

    少倾,戚景跑过来了,道:“少丞,你感觉怎么样了?要不然就……”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齐誉便决然道:“不!坚持就是胜利,不到最后一刻,我绝不轻言放弃,这一场,我必须要考!”

    “嗯……”

    戚景虽然有些担心,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好多说什么。

    前程的事,谁都不能妄言!

    秀才大军开拔了!

    去的一路上,齐誉都是晕晕乎乎的,还是被戚景扶着走进了龙门。

    直到贡院大门关闭的那一声闷响传来,齐誉才感觉有点清醒了。

    是啊,要考试了,打起精神来!

    真不行,就扭一下自己的大腿,虽比不了古人的锥刺股,但也能起到些提神作用。

    发卷了。

    先阅卷。

    喔……科举的重头戏来了:

    策论!

    题目是《论重开海禁之利弊大小》。

    这道题的含金量可就大了!

    这不仅要求学子们通晓历史,还要能剖析出海贸的利弊,这种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现在可不比后世,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来获知世界的变化和信息。像后世的人,即使不甚了解,最起码也能知道别的国家的版图,位于何方,富庶与否。

    可当下这些考生大多都是秀才出身,别说是走出国门了,就连毗邻的国家都不了解,又谈何懂得与西洋诸国之间的海贸呢?

    这道题虽然不带坑,但却很难。

    齐誉看了一眼,也被惊呆了……

    这种题,《登科荟萃》中可没有涉猎呀!

    怎么答?

    先不要着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在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海贸状况都不一样,最好还是从当下进行分析。

    自大奉朝建国以来,一直都是秉承着略为开放的姿态,与西洋诸国之间的贸易也相当活跃。这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百姓们不仅买到了更好的商品,国库也因此变得充盈起来。

    从民生和税收的层面来看,重开海禁是利大于弊。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倭寇的猖獗,水师又征剿受挫,迫不得已,先帝只得颁布了一些临时的海禁令,以保暂时安定。海禁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或一两月,或半年,开开禁禁地已经很多次了。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封闭了港口码头之后,倭寇登陆的次数率明显减少。

    从国防和安定层面来看,重开海禁是弊大于利。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开好呢?还是禁好呢?

    无论你选择哪种论点,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论证和论据作为支撑。

    难就难在了这里……坐井观天者又岂能知晓天外如何?

    光靠寥寥几句的道听途说,实难策论啊!

    不过,齐誉作为是穿越者,自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世界观,对于闭关锁国也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也是难得的自身优势。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重开海禁是利大于弊!

    就看自己是如何来论出道道了。

    齐誉先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始论起,然后再延伸到经贸领域以及国防领域,甚至还对于未来的战争和世界格局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结论就是,必须开放交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其中的好处,可不仅单是税收方面的,此外还有更为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旦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还要被动挨打!

    再说就是海禁了,贸易也不可能被完全阻断,走私现象绝对会急剧攀升。

    至于担心重开海禁影响安定,这个逻辑本来就有问题?

    打不过倭寇,那是咱国家的水师不给力呀!要加强军事建设才是正解!难道关闭了国门,水师就变强大了?

    这就好比,自家的儿子挨了揍,你不仅不去找人家理论,反而把自家的大门关了起来,这样就能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把海贸得来的税银投资到水师建设上,岂不是更好呢?

    重开海禁,利大于弊!

    齐誉先将这些论点一一罗列,然后就打起了草稿。

    这种题目耗时费神,不能着急。

    期间,齐誉不停地喝水滋润着嗓子,也不停地往返于恭桶之间……

    半天过后,额头上的烧居然退了。

    但是,发汗过后,身体却感觉更加的虚弱了。

    这里不仅吃得差,还住得冷,如今再加上过度的使用脑力,岂能不疲?

    坚持就是胜利!

    咬着牙继续阅卷。

    下一道题是杂文,题目是《谈不耻下问》。

    这句至理名言妇孺皆知,并没有太大新意,中心思想也很明确,就是端正学习态度。

    齐誉回忆了一下《登科荟萃》,记得曾有几篇是关于对‘学习’的注解,借鉴一二?

    ……

    终于到了最后一题。

    嗯?

    娘希匹!

    考得居然是檄文!

    檄文,是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用的文书,极具批判性。

    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科举中考试檄文的案例,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怎么就被自己给碰上了?

    可以想象,此时考生们的心目中不仅是草泥马在奔腾了,估计就连问候某某某祖宗的心都有了!

    谁出的题?

    这都没预习过呀!

    怎么答?

    临场发挥?

    也只得如此了。

    先看题目:《讨拜帝教匪檄》。

    声讨拜帝教?

    难道说,皇帝是想要干点什么了?

    扯远了……

    齐誉忙拉回了思绪,继续认真审题。

    既然要批判拜帝教,就要先了解他们的本质。

    除了从官府的传单上了解到的信息之外,齐誉自己还另有心得。那就是,对于后世的天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嗯,心中有数了。

    对于拜帝教,不仅是国家,单就齐誉个人来说,也是恨之入骨!

    他们焚我祖宅,殴我姐夫,害得娘子早产不孕。他们不仅杀害了小彤的亲生父母,还害死了二舅。

    既是要骂,那不如痛快淋漓地骂上一顿吧!

    至于怎么个骂法,齐誉已有腹稿。

    犹记得,后世有一位名臣,他叫过曾国藩,他就曾写过一篇非常类似的声讨檄文……

    抄点?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

    那叫借鉴!

    曾国藩,这位老大人可不简单,他八岁时就开读四书五经,二十七岁就高中了进士,绝对的才高八斗。其武功方面的建树更是卓越,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极少数被追谥为‘文正’的朝廷重臣。

    记忆里,他那篇声讨檄文写得是慷慨激昂,声色俱厉,自己虽不能全部背诵,但也能回忆出个大概来。

    最最重要的是,那篇文章对于太平天国不尊孔子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种论调很符合用在现下,有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气势!

    于是,凝神聚气,悬笔而落,写道:

    为传檄事:逆贼拜帝教称乱以来,于今有一年矣,荼毒生灵……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上帝之说……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

    齐誉落笔有神,整篇檄文一气呵成,写得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落笔之后,就直接瘫在了那里。

    ……

    终于,贡院的锣声敲响了。

    是的,乡试结束了。

    有小吏走过来打开了门锁,然后就对卷纸封卷糊名。

    “好了,你可以走了。”

    “多谢。”

    齐誉晃晃悠悠地走出了贡院的大门,然后瘫坐在路边的一块青石上。

    无独有偶,还有几位才一出来就栽倒了,似乎也病的不清。

    ……

    “唉……”

    叹息声此起彼伏。

    大多数人都是愁眉紧锁,显然都是被重开海禁的策论题给难住了,此外还有那篇始料未及的声讨檄文。

    霎然,却见殷俊昂首挺胸地走了过来,他神色如常,似乎发挥的很不错。

    一瞥,见齐誉蹲在路边不动,便诧异道:“村夫,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白?”

    齐誉闻声抬起头来,见是他,便道:“染了风寒而已。”随后,又问了一句:“白面首,你考得如何?”

    殷俊嘴角一笑,道:“按照你的话来说,我这场属于是超发挥。”

    切!看把你给嘚瑟的。

    齐誉没心情和他斗嘴,轻轻一叹,道:“这一场,我却是即兴发挥,福祸难料呀!”

    殷俊呶呶嘴,心道:这篇檄文来的这么突然,谁不是即兴发挥?

    “来,我扶你起来!对了……咱先说好了,可不许再动手动脚的了?”

    什么意思?

    噢……知道了,呵呵,还记得挨揍的那事呢?

    见他的素手伸了过来,齐誉扬手抓住,道:“你慢点拉,我现在头晕的厉害~~。”话音才落,就感觉双腿一软,倒在了他的怀里。

    呃……

    路经的考生见状全都是一愣:咦?两个大男人怎么搂在一起了?

    断袖之癖?

    他们看了看殷俊玉脂般的白脸后,全都露出了恍然之色。

    尴尬~~~

    就在这时,戚景也从考场里走出来了,第一眼就看见了双目紧闭的齐誉,心中头倏然一惊。

    他也不废话,直接从殷俊怀里接过来齐誉,然后往肩上一扛,就大步流星地跑去了。

    殷俊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居然泛起了些许的担忧。

    咦?齐誉病倒了,自己不应试高兴才对吗?佯忘的寒门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