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顽贼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刘承运的判断

第四百八十二章 刘承运的判断

    其实承运慌得腿都打摆子了。

    他没经历过大溃败,更没经历过两位兄长都不在身边时的溃败,这种时候全军上下都没有主心骨,他反倒因为血统,在矮子里被拔高个,被迫成为主心骨。

    偏偏自家人知自家事,这种时候刘承祖也好、刘承宗也罢,都能扛得起这根大梁重新整队稳固阵线,三兄弟里就他不行。

    收拢败兵稳固阵线对他来说不难,可是该把阵线稳固在哪儿呢?承运不知道。

    最操蛋的是他身边就没个能拿主意的人,巴桑和谢二虎本身就是元帅府两个能力最弱的旅帅,两个屯牧旅所有将领绑到一块,出主意都不如野战营一个参将。

    但承运也没办法怪他俩,他很清楚,巴桑和谢二虎在这场持续近四个月的战斗中,一直都维持着超水平发挥,实在是咱实力有限,本身就是三流选手,超水平发挥也就是个二流水准。

    大伙儿能活到这会,靠的就是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再有更高的期望就太没礼貌了。

    自从谢二虎的兵在城外溃退,白广恩狠攻庄浪卫城,承运的脑子都是木的,巴桑和阿六上前建议突围,他也是迷迷湖湖答应下来跟着往外跑。

    直到人抵达西大通河堡,承运的头脑才稍微清醒了点,开始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一边派人从河湟东关寻找谢二虎、瓦斯和阿海岱青,一边召集巴桑和阿六,询问为啥要跑到这来。

    好在巴桑和阿六不是乱跑,他俩是被曹文诏的马队战斗力吓着了,从白广恩攻城的第一天就商量着突围,商量了两天,反复论证,才拿出这个跑到连城山区据守西大通河堡的办法。

    敌众我寡,他们留在城里是一百个死,往南跑跟明军野战撞上曹文诏是一千个死,只有往西边的山区跑。

    番兵们在平原结大阵不够灵活,但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在山林地带跟明军野战,能扬长避短。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承运明白了这一点,问道:“连城,能否守住三个月?”

    巴桑和阿六面面相觑,俩人不知道。

    巴桑在康宁府带着番兵跟土司老爷打过几场烂仗,但那都是快进快退,没有任何一场战斗超过十天。

    阿六倒是经验丰富,年轻时候跟着奢崇明打了上百场仗,可他的守城经验说出来自己都没自信,那奢崇明占下来的城最后全丢了。

    现在承运问他俩依靠连城山区,估算能防守的时间,他俩哪儿知道啊!

    俩人不说话,承运心里也大概有数了,他寻思这样下去不行,我可以不信任你们的实力,但你们万万不能对自己产生怀疑呀!

    这做将领的自信都打没了,这不是迟早要完?

    因此他鼓舞道:“庄浪河虽然败,但两位将军也不要气馁,我们不过是战场偏师,他们在我们这浪费的兵力越多、时间越久,我哥那边越轻松,是不是这个道理?只要我哥赢了,我们就是输一百次,最后也是胜利!”

    其实这话承运自己心里都没底,陕北敢干杀头卖买的都是傻大胆,随便拎出一个,都靠得住。

    他和别人不一样,他胆小,在内心深处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靠得住的人,只是到了关键时刻,强迫自己靠得住。

    好在刘承宗的威望在巴桑心里稳如泰山,承运抬出二哥的名字,巴桑一下子就不怕了,点头道:“对,我们就是死到最后一个人,也不会坏了大帅的事。”

    阿六跟巴桑没啥共同语言,闻言撇脸道:“愿意死你去死,我还没和刘国能赛跑,不能死。三将军,连城山区的防务就交给我们。”

    说罢,阿六看了巴桑一眼,不管怎么说,有不拿自己性命当回事的友军总是好事,他道:“巴将军死之前,不会让明军从这进入河湟。”

    阿六随即率永宁营军官在山间布置防务,挖掘壕堑布置陷阱;巴桑则号召西番营拼死作战,颁布军令,无功绩阵亡者不予超度、禁止转世投胎。

    而刘承运身上的使命更重,他要确保河湟能撑到刘承宗胜利的那一天。

    他要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河湟五镇的东关镇,那里有刘承宗扒了西固城砖修的五座敌台,也是谢二虎部蒙古旅的溃逃方向。

    在路上,承运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该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他得先稳定人心,再稳固防线。

    河湟局势前所未有地混乱,比起军心依然稳定的西番旅,承运更担心溃败后的蒙古旅军纪败坏,溃军会冲击河湟五镇。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因此他人还没到东关镇,就已经派遣得胜归来两名亲随持手令奔赴五镇,一来召集乡兵、二来传令乡官动员百姓募兵,三来嘛……把前线兵败的消息告知刘向禹,请二叔在新城、西宁一带做好准备。

    前线崩溃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人心浮动之下,往小了说,哄抢囤积、杀人越货,往大了豪强土司蜂起造反,一个不慎仗还没结果,内乱先完蛋。

    得胜和归来前脚奔赴五镇,后脚承运就收到了谢二虎送来的消息……不是给他的,而是给新城刘老爷的。

    他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谢二虎虽然败得利索,却没有不管不顾地闷头溃逃,他率军一场大溃看着吓人,但这也是蒙古军队见利则进、不利则退的祖传战法。

    蒙兵惯于溃败,溃着溃着就恢复组织变成正常撤退了,在正常撤退的过程中,谢二虎又临时抽调军队里的达尔汉,组建出一支一百三十三骑的选锋队,个个都是能开百斤战弓的好手。

    而曹文诏的军队却在追击深入中先是步骑脱节、然后骑兵大队变小队,反倒在宿营吃饭时被谢二虎恢复组织的蒙古兵突袭一阵,先以选锋队近射打乱组织,再以轻骑闷头冲撞,以多击少吞了二百马队。

    除此之外,还派遣阿海岱青从河西反向机动冲垮了八百步兵。

    谢二虎心说爷爷别的不行,跟着大帅从西宁到昌都来回跑,几千里路都习以为常,在这跑几十里地算个屁!

    几场小规模反击,曹文诏散开的马队被锤出满头大包,老老实实集结驻营设防,后续步兵也走得战战兢兢,行军速度显着降低。

    不过尽管争了口气,谢二虎心里依然对敌我实力认识清晰,集结军队正面对垒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不服不行,但庄浪卫城不能不救,毕竟他不知道巴桑带着承运跑出来了。

    他一看拖住了曹文诏,扭头就找兰州搬救兵,他心里能跟明军对垒的只有元帅军野战营,必须得把王文秀喊出来。

    因此谢二虎才写信给刘老爷,告诉刘老爷别担心,前线虽然败了,但我正在想办法,一定能跟着王旅帅反败为胜,把刘承运救出来。

    这信看得承运心里头还挺暖,不过紧跟着就赶紧给谢二虎、王文秀写信,说自己已经出过来,庄浪卫城不要了,王旅帅千万别弃守兰州。

    刘承运对战局有自己的判断。

    他估计他哥这会应该进嘉峪关了,否则明军不会突然改变战术,但是从嘉峪关打过来,就算一路不打仗单单行军都得走一个多月,再算上打仗,哪怕进军神速,短则三月、长则一年半载,不可避免。

    在他写给王文秀的信中提到,眼下元帅府需要的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地的胜败,扭转败局收复失地一方面已势无可能,重要的是与明军在河湟谷地形成长久僵持对峙。

    在这一点上,弃守兰州夺回庄浪卫于大局有害无利,王文秀必须确保兰州在元帅府手里,才能更好地保护河湟。

    这封信送到驻守兰州的王文秀手上,河湟防守的大局就算被刘承运稳定下来了。

    明军从北路进连城山区,有巴桑的西番火枪营防守;攻打东关镇,一方面有谢二虎蒙兵,即使不敌,还有间隔黄河引而不发的王文秀能断其后路。

    王文秀在兰州接了书信,也并未高枕无忧。

    他虽然亲率一个野战营,手下有罗汝才、李万庆、杨承祖三个接近满编的营,另有师襄、李祖德、张云起三名降将麾下由旧明军组成的临桃旅,兵力雄厚,却随着庄浪卫的失陷要面对来自东西两边的明军,根本不敢大意。

    在黄河以南,他派遣李万庆在东川、西固等地修营设寨;遣罗汝才把黄河两岸船只统统征到河南;另遣杨承祖率军渡河,在黄河以北的沙井驿等地修营设寨,派遣塘骑穿山而过,至庄浪河流域探明敌情。

    情报在两日之间往返,兰州城里的王文秀对战局稍有了解,不禁扼腕,叹息战机稍纵即逝。

    其实他更看好谢二虎最初的想法,如果巴桑在庄浪卫的防守更坚决一点,曹文诏被谢二虎完全拉离战场,他就能借机把曹文诏这个营整个吃掉。

    但如今巴桑已弃城突围,曹文诏后面三个营的援军正在汇合,他再冒着临桃旅反叛的风险出兵,全歼敌军的把握很小。

    事已至此,王文秀对承运三路防守的想法全盘接受,就一个建议:请刘承运到河湟五镇征兵,大量征兵。

    王文秀这话送到东关镇,承运捧着信横竖看了好几遍,才明白过来,这一句话是两个建议。

    他甚至不知道后边的征兵到底是确有需要,还是王旅帅顾及他的面子,随便找的借口。

    说白了就一句话,你刘承运别在战场第一线。

    元帅军跟明军不一样,但人心是一样的,藩国所在,明军将领除非不想过了,否则就不敢跑;元帅军将领也一样,刘承运在的地方被围住了,谁敢不救?

    这本身不算个问题,但刘承宗把元帅军本部精锐的野战军团都拉到甘肃,留下的都是些长于机动游斗的二流甚至三流兵团,还绑住脚不让走,这咋打嘛。

    刘承运寻思反正这会儿谢二虎也收拢兵马到了东关镇,那他便去河湟五镇募兵,给前线押粮运兵器,也算老本行儿。

    不过就在他准备离开东关镇的前一晚,却收到一封意想不到的书信。

    写信的人是陕北乡党,说自己如今也干下些许事业,有大小两营精锐兵马,在外边打仗累了,想跟元帅府借块地方休整一年,由着他自由买卖被服粮草、打造弓刀箭失,并帮他铸重炮六位。

    作为交换,他愿献上黄金万两,并为元帅府解兰州之围,甭管是杨彦昌、贺人龙还是张应昌、练国事,指谁打谁。

    落款是西营八大王,张献忠。

    说实话,承运看这书信,一开始挺迷湖。

    他不知道张献忠是谁,哪怕有人说起延安府的捕快,那也很可能张献忠见过他,他没见过张献忠。

    任权儿那边已经把陕西流寇齐聚陇西的事通报元帅府了,刘老爷在新城正担心呢,希望这帮人往别处去,只是刘承运近来在庄浪卫,顾不上东南过来的各路首领。

    各路首领不约而同选择跑到陇西来,心思谁都清楚,为的是跟元帅府互为攻守,合营行动存活几率大,都是好心。

    但是在刘老爷看来,别管心意如何,都过来了就是坏事……这不是他心眼小。

    刘承宗在西北占了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敢养十万兵马;卫拉特四部占尽天山北麓,也没十万兵马;火落赤三兄弟霸了乌斯藏,依然没十万兵马。

    单论地盘,这个名义上受契丹汗刘承宗领导的敦塔兀鲁斯比汉地十八省都大,各路兵马加一块也就才二十来万。

    可如今单说高迎祥、李自成、贺一龙就有十八个营的战兵,再算上其他首领和家卷,怎么算都超过十万人马。

    这全是不事生产还要吃粮的人口,其中一大部分还是要吃好粮的兵,团在秦岭西段这片不算肥沃的土地上,吃啥呀?

    树皮草根都不够吃。

    这个问题不仅刘向禹看出来了,高迎祥和李自成也看出来了,所以现在局面才会显得略有尴尬,明明就临着百十里地,谁也不先张嘴说合兵、归附或求援的事,人们都在等刘承宗回来。

    偏偏张献忠就主动找上刘承运,原因很简单——张献忠没粮了。夺鹿侯的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