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干宋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 赵佶的应对

第五十六章 赵佶的应对

    …

    最近这段时间,赵佶心情很不错。

    赵宋从开国时起就心心念念的收复燕云十六州,很有可能就在他这一朝达成。

    如果真是那样,从功绩上来看,他赵佶就是仅次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宋朝皇帝,必定名垂青史。

    另外,之前因为赵佶不通地理给完颜阿骨打写的那个手札“据燕京并管州城原是汉地,若许复旧,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可往计议,虽无国信,谅不妄言。”中的错误,也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之前赵佶并不知道燕云十六州包括燕地和云地两大块区域,他以为燕京并管州地就是燕云十六州,结果,他在给完颜阿骨打写的亲笔信上就要了燕地,没有要云地。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外交错误。

    好在,经过赵良嗣等使臣的斡旋,完颜阿骨打那边松口了,说等他们抓到辽国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了之后,云地也可以还给赵宋。

    虽说即使是这样,还有滦、平、营那里的辽西走廊可以让胡人南下,但如果燕云十六州能够收复,也足以大大减少赵宋的防御压力了。

    关键,滦、平、营三州也可以慢慢谋划,一步一步来。

    似乎,一切都向着有利于赵宋的方向发展。

    这种情况下,赵佶当然有理由高兴。

    赵佶将王黼、童贯、赵良嗣等支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臣召集起来,一起谋划北伐的事宜。

    赵佶说:“今收复燕京已成定局,兵者国之大事,死亡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诸位爱卿有何章程?”

    王黼在第一时间附和道:“官家所言极是,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今契丹内乱不止,民不聊生,我大宋又太平盛世,兵强马壮,联金灭辽,乃天赐良机,恢复汉唐疆域,在此一举……”

    联金灭辽这个战略最早是童贯搞出来的。

    甚至,一直在为联金灭辽穿针引线的赵良嗣,都是童贯亲自从辽国挖来的。

    按说,这个时候,童贯应该兴致非常高才是。

    可此时童贯却沉默不语。

    赵佶见了,收敛笑容,问童贯:“童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童贯听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平燕策》,重申他自己的态度:“官家,老臣以为,应先取云中,后取燕地。”

    赵佶对童贯的观点并不赞成。

    赵佶觉得河东地区山河表里,关险重重,易守难攻,因此在河东上面的云地收回来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其重要性跟燕地远远无法相比。

    要知道,只要燕地一天不在赵宋的手上,北方胡人的骑兵就可以随时在一马平川的河北狂奔,用不了几天就能打到东京汴梁城下,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所以赵佶直接驳回了童贯的主张:“朕以为先取燕京为妙。”

    王黼立即赞成道:“官家所言极是!攻城先破坚,若先取燕京,西京或可不攻自破。”

    可童贯还是坚持己见:“燕京城防坚固,又有辽军重兵把守,不易攻取,而云中防御孱弱,兵力也有限,取之便可夺取居庸、紫荆二关,再与女真夹攻燕京,定能得收复全功。”

    见童贯如此坚持己见,还指望童贯帮他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佶,就说:“叫诸将集思广益取胜之道罢。”

    言毕,赵佶不着痕迹的看了王黼一眼。

    王黼会意,轻轻的点了下头。

    不久之后,种师道、刘延庆等赵宋王朝的高级将领,陆续来到东京汴梁城开战前大会。

    然后两个方案摆在种师道、刘延庆等赵宋王朝的高级将领的面前:

    一个方案是,从代州北上,先取蔚、应、朔三州,然后攻占辽西京。

    另一个方案是,从雄州北上,过白沟河,占领涿州,进而攻取燕京。

    对于这两个方案,种师道、刘延庆等等赵宋王朝的高级将领争论不休。

    可经过几天的争论过后,竟然是攻取燕京的方案获得了更多赵宋王朝的高级将领的支持。

    赵佶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然后正式下达诏书,令环庆路和鄜延路的禁军与河北禁军进行换防。

    ——环庆路和鄜延路两路禁军是西军的主力,也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将之换防到河北前线集结,是为出兵北伐做准备。

    环庆路和鄜延路两路禁军刚在北京大名府集结完毕,正准备开拔前往河北之际,淮南发运使陈遘突然紧急上奏:

    “方腊聚众强盛,其下虎贲军一举攻占杭州,杭州官吏豪绅贵胄多被主将李存所杀,田产家眷分与民众用以聚贼,东南兵弱,乞速调京畿禁军兼程以来,使其不至滋蔓。”

    杭州失陷,让赵佶大吃一惊,赵宋王朝遇到了自从其建国以来的空前危机!

    赵佶担心社稷江山不稳,急忙派遣心腹宦官谭稹前往东南,领导当地军民平叛并捉拿乱匪方腊、李存。

    谭稹此人,长得高大魁梧,如果仅从外表来看,实在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太监,多数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会觉得他是一员武将。

    而谭稹也一直在往武将方面包装他自己——他很注重穿戴,仪容整洁,平时特别喜欢谈兵论武,仿佛孙武再世、韩信重生,有吞天吐地之志、翻江弄海之能。

    如此一来,谭稹俨然就成了童贯第二,赵佶甚至准备将谭稹当做童贯的接班人培养。

    自从童贯的老搭档王厚病逝,赵宋王朝西北边疆军事局面,主要就是依靠童贯来支撑。

    而童贯率军打过吐蕃,打过西夏,战功显赫,威震西北。

    按说,只会纸上谈兵的谭稹,根本就不够资格跟童贯相提并论。

    可谁让谭稹与赵佶特别宠信的宦官梁师成关系很密切,有梁师成帮谭稹造势,赵佶竟然真的就觉得,谭稹将来可以取代童贯,就像王黼取代了蔡京一样。

    这梁师成是何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竟然可以做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据梁师成自己说,他是苏轼的出子。

    所谓的出子,就是那种怀了孕的小妾,被抛弃了以后,生下的儿子。

    对于梁师成的这种说法,很多人都表示不信。

    但这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这个时期,像苏轼这样名气特别高的文人,普遍都妻妾成群,女人对他们而言,就是玩物,甚至是货物。

    何况,苏轼又是浪中之浪的风流才子。

    据说,苏轼在惠州时,曾经遣散了他身边所有的姬妾,只留下一个王朝云与之为伴。

    说不准,那些被苏轼遣散的姬妾中,就有一个正好怀了孕,然后生下了梁师成。

    而苏轼也没有白当梁师成的便宜老子。

    因为党争的缘故,苏轼的文章被禁,朝廷下令搜找苏轼的作品全部销毁。

    梁师成向赵佶诉委屈说:“先辈有何罪,以至人已故去,还要恁地被针对?”

    这才使得苏轼的字画被保存下来。

    此外,梁师成还经常接济苏轼的后人。

    而且,梁师成此人也确实是有点才学。

    大观三年,梁师成参加科举考试,竟然高中进士第一甲第十一名,让赵佶龙颜大悦。

    自那以后,赵佶极为信任梁师成,凡是赵佶下的诏令都出自梁师成的手。

    而梁师成选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赵佶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朝官都不能辨别真伪。

    换而言之,梁师成甚至都能更改赵佶下的诏书。

    总之,极受赵佶宠信的梁师成,权倾朝野,想提拔谁就能提拔谁。

    甚至就连王黼也是因为待梁师成如父,始终跟梁师成称“恩府先生”,才得以顶替蔡京成为赵佶的宰相。

    即使是蔡京、蔡攸这对父子,也要对梁师成献媚攀附。

    东京汴梁城中的人,都视梁师成为“隐相”,意为皇帝下第一人,其地位甚至在宰相之上。

    梁师成也极为神奇的兼任百十个官职。

    谭稹就是跟童贯不对付的梁师成一手提拔起来的。

    这次东南大乱,赵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派童贯去镇压,而是先派谭稹去镇压,其实就是梁师成想给谭稹刷波军功以便将来用谭稹接替童贯而在“无意间”跟赵佶说了一句:“若叫童枢密南下,这燕京怕是就收复不成了。”

    赵佶这才先任命谭稹为两浙路制置使,先去杭州试试能不能不派兵就将东南的起义给剿灭了。

    换而言之,赵佶还在对收复燕云十六州抱有一丝幻想。

    这也从侧面说明,虽然赵佶已经对东南的局势很担心了,但明显还是不够重视。

    谭稹接了命令之后,即刻动身南下。

    目标直指——镇江!

    ……任鸟飞的干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