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大宋文魁在线阅读 - 第279章 请三堂会审进御札子

第279章 请三堂会审进御札子

    因为张唐卿父子乃是京官,并且牵扯到了判青州府王曾,所以,政事堂把官司发到了大理寺审判,并要求御史台察院监督。

    张唐卿得知消息后,立刻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类似的事情,在整个大宋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只要改正了即可,这种事情没必要弄到大理寺审判的地步,甚至弄到御史台察院监督的地步。

    这一系列的不正常,说明背后有一双大手在推动。

    至于这双大手是谁?

    张唐卿还不得而知,但能推动这件事的人,不外乎政事堂和枢密院的相公们,或者说,有勋贵参与。

    就在张唐卿搜肠刮肚的思考,到底谁是幕后黑手时,张桂山官府都来不及脱就进了张唐卿的小院。

    “唐卿,老家的事情你可知道了?”

    张唐卿看到父亲满头大汗的样子,只能强自做出一副笑脸说道:“知道了,我这不是正在想对策嘛,爹爹莫着急。”

    “能不着急嘛?要是再加上一个刑部,那就是三堂会审了啊,还能更严重点吗?”

    张唐卿忽然抓住了点什么。

    三堂会审?

    如果按照政事堂的政令,是大理寺和御史台负责张家纵仆侵吞田土案,这是幕后之人安排的计划。

    我为何要按照他们划定的道道走?我为何就不能打乱对方的安排?

    “爹爹,这件事您别管了,我去处置如何?”

    “你?不行,为父出面,如果事情不好,为父担下所有的责任。”

    张唐卿内心一暖,笑道:“爹爹,没什么大不了的,五亩水田不算大事,我能处理的好,您就相信我吧。”

    张桂山依然坚定的说道:“不行,为父早就厌倦了天天呆在仓库里的日子,如果事情不好,为父大不了请辞,回家当我的富家翁。”

    “爹爹,不至于,林岳摊上那么大的事情,都不用罢官归田,咱家这点事不是大事,人家就是想恶心一下咱们父子,把咱们父子的名声搞臭而已。”

    名声,是一个官员立身的根本。

    后世,欧阳修被人搞了一个爬灰的名声,差点让欧阳修在开封待不下去,可见名声对于官员的重要性。

    “按照脚程,二叔公应该快到开封了吧?”

    “估计快了,大理寺定的开审日期是五天后。”

    张唐卿立刻对门外的黄寿说道:“去我师公家里,问问包拯如今在何处为官?”

    张桂山茫然问道:“包拯?可是丁卯科的进士?负责你遇袭案调查的包拯?”

    “正是,咱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孩儿想把包拯拉进来。”

    张桂山完全跟不上张唐卿的节奏。

    张唐卿立刻展开奏本,写下了《请三堂会审进御札子》。

    张桂山惊呼道:“唐卿,胡闹,你想把事情搞大?”

    “不搞大,咱们就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包拯此人断案如神,最是铁面无私,让包拯好好查一查,看看到底是何方牛鬼蛇神在给咱张家下绊子。”

    爷俩相对无言,张桂山也不知道张唐卿这招以进为退到底对不对,一个搞不好,张桂山父子的名声就臭了。

    张唐卿再次拿起白展仁送来的消息看了起来。

    对方很有意思,手段也非常高超,他们所告,并非张家侵吞田家田产,而是纵仆侵占田产。

    别小看增加了纵仆二字。

    如果是张家侵吞田产,会动摇整个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因为所有的士大夫集团家族都存在接受投献田产的事情,如果把张家接受投献田产的事情坐实了,张唐卿有样学样,把大家的事情都抖搂出来,谁也别想好。

    所以,他们告的是纵仆,就是放任奴仆侵吞别人田产,甚至帮着奴仆隐瞒,定罪的方向就变了。

    黄寿回来告诉张唐卿,包拯目前是刑部员外郎,何州通判。

    在调查张唐卿遇袭案之前,包拯是建昌县知县,开始调查遇袭案后,包拯升任了判刑部刑部司员外郎,调查完后,包拯卸任了员外郎的差遣,回了他的老家何州担任通判,主要在家照顾老母亲。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既然如此,张唐卿也不废话,立刻让黄寿去宋绶府上跑一趟,让宋绶提请张家案再提级,形成三堂会审的局面,并保举包拯继续担任查案钦差。

    晚上,张桂山父子相对无言。

    周彩莲轻声问道:“官人,要不我回一趟益都?”

    张桂山眉头一皱,“你一个妇道人家,回去有何益?”

    张唐卿笑着说道:“爹爹,晚娘回去一趟不是不可以,家里弄得确实不像话。”

    “浑说,一件小事,也值当的大惊小怪?”

    张唐卿对亲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也是无语了,刚才还吓得跟鹌鹑一样,这会在妻子面前又充大爷了。

    王柔轻声说道:“爹爹,二叔公那边田产已经上百顷,足够他们一家子荣华富贵了,要是再贪,外间要说闲话了。”

    “谁家不是如此?又不是我们一家这样。”

    其实益都县的土地没有想象中那么火爆,甚至不如几年前的价格高昂,这主要得益于益都县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荣宝斋就解决了几千人的就业,很多无产者从农业转向了手工业或者商业,从事最基本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减少,致使农业用工出现紧缺的局面。

    如果不是莱芜监精铁产量猛增,农具质量提高,如果不是张唐卿用一块《临江仙》摆件从辽国换来了上万头牛,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益都县可能会出现农田抛荒的局面。

    这种局面不只是在益都县出现,在开封府周边也已经出现,依托于大宋皇家银行的支持,很多商业和手工业兴盛起来,消耗了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工商行业,致使土地价格增长幅度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

    目前这种状况,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当意识到随着工商业发展,大量人口从农业转向工商业时,土地的价格可能会开始下跌。

    好在现在是大宋,因为大宋不抑商,否则,朝廷一定会出手干预这种重商的政策。骑驴的大宋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