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383章 决定(1)

第383章 决定(1)

    陈则武诧异的看了一眼汤和,自己心里在想什么,汤和这个老狐狸,竟然猜出来了。

    不过确实也不难猜,武将之中,和陈则武走的最近的,其实也就是蓝玉和李文忠两个人。如今李文忠出了些端倪,陈则武想着李文忠,很容易猜出。

    “李文忠可是皇爷亲戚,若有重罚,也落不到他的头上。你就可别操他的心了,不如想想你自己吧。”

    “我自己的事?”陈则武不解了。

    汤和拍了一下陈则武的脑袋,“这回出征漠北,你可别像上回似的,窝在后头。皇爷让你跟着北伐,就是让你挣军功的。日后封赏,你再没功劳,若是赏你谁能服气。”

    陈则武笑道,“我一不通兵法,二不会带兵。一切都得指望永昌侯呢。”

    确实,虽然朱元璋厚此薄彼的做法,的确有待商榷。不过,汤和说的也不错,李文忠是他家的亲戚。朱元璋这种,特别在意亲戚的人,也不会过分责罚。

    只不过,对常家兄弟和李文忠,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也确实让陈则武有些意外。

    来到这里,除了朱家人,给了陈则武最多帮助的也就是李文忠、李景隆父子俩了。

    在回宫的路上,经过曹国公府。这里大门紧闭,并不像周围的其他王国公府那样,开着大门。这里是武将勋贵们的聚集地,基本上每家每户没很少在大白天关着门。因此,曹国公府的大门紧闭,让陈则武更加印证了心中的猜想。

    这一年,是开国元勋们的第二代在朝中任职的黄金一年。又正逢新君的登基,因此,有太多勋二代进入朝廷,担任要职。

    其中就包括李文忠的第二个儿子,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

    李增枝在朝廷里,担任着勋卫一职。这个位置,事关应天皇宫的防卫。和李文忠的殿前军,也息息相关。

    接连下了好几天的冬雨,整座应天城,都显得十分的阴冷。

    陈则武小心的走在通往奉天殿的路上,裹紧身上的衣服。他还是决定,去确认一下李文忠的事情。

    在某些层面上,他和曹国公一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奉天殿的门口,陈则武远远的看到的站立在雨中的太监。这个太监,是朱元璋身边的太监。

    深深陷下去的眼珠子,无神且空洞。两个罗圈腿,朝着陈则武的方向走来,“陈大人,皇爷命奴婢在此等候您。皇爷说了,若是您要去见皇上,皇爷不拦您。若是您要和皇上说曹国公的事儿,就请您先移步永安宫。”

    对于太监的出现,陈则武并不感到意外。如果他不出现,那才不正常呢。m.

    陈则武点点头,跟着太监去往永安宫。一路上,本该忐忑的心,却突然安静下来。这么久了,陈则武也展现出了官场老油条的样子。

    只不过,他知道,这个油,决不能在朱元璋面前,也不能是朱标。

    永安宫中,朱元璋正烤着火,眼皮子无力的耷拉着。他的身边,是正在学习批阅奏折的朱允熥。

    时不时,朱元璋就会伸长脑袋,去看朱允熥的批复。从头到尾,他都是一句话不说。无论朱允熥批复的是错,还是对。

    “来了,就进来吧,别在外头站着了。”听到外面的动静,朱元璋开口了。

    陈则武探进半个身子,朝里面看了看,这才进去永安宫。

    整个永安宫的布局,做了很大的改变。朱元璋特地把原先朱标做太子时,在景仁宫用的那一方御案,给搬来了永安宫。

    “扒拉扒拉,外头冷。暖和暖和再说话吧。”朱元璋指着那个暖炉。

    陈则武坐在朱允熥的身边,嗅着空气中木炭的味道。

    “看看他做的批复,若是有不对的,你给指出来。”朱元璋把自己怀里九龙小暖炉,塞到了朱允熥的怀里。

    看着朱允熥,写下的娟秀的小楷。他现在批复的是,关于朱标即位,对于全国各地犯人的大赦的问题。关于这个,朱标已经做了批复,明年正旦,大赦天下。

    而朱允熥却写下了:皇祖有言,故韩公李善长一家,遇赦不得还。夫如是,恶至者不当赦。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