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慧笔学 - 历史小说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在线阅读 - 第二一八章 新时代的黎明

第二一八章 新时代的黎明

    看着皇太孙得意的模样,杨丰也是很感慨啊!

    这才是皇太孙想要的结果。

    他其实就是想提前在天下臣民面前,先完成他帝王身份的认同。

    反正他爷爷对这种事情并不忌讳,他不需要和别的朝代那些太子一样,老老实实做人,切忌让人感觉很急切……

    朱元璋不在乎这个。

    他就像一个纯粹的老农,看着自己的子孙开始掌管家业,然后自己终于可以晒墙根一样,用欣慰的目光看着继承人的勤奋,以前对朱标是这样,现在越来越老了,对朱允熥更是这样,事实上他从没想过换继承人,无论扶持朱允炆还是朱棣,其目的都只是试图让朱允熥走上他认为正确的道路。

    也就是远离杨丰的那些蛊惑,对杨丰要保持距离。

    大明需要杨丰带来的那些新技术,但不需要杨丰带来的异端邪说,就像咱大清末年的洋务派一样。

    明学为体,夏学为用。

    朱允炆和朱棣只是他的工具人而已。

    而现在朱允熥挟一举解决俩叔叔之威,正好趁机在天下臣民面前,先入为主的把他的帝王身份确立。

    告诉朱允炆和朱棣……

    你们都死心吧!

    没用的。

    我才是真命天子!

    此刻在山呼万岁中,一身衮冕走上寰丘的皇太孙,仿佛在进行他的登基预演……

    “皇太孙终究长大了。”

    杨丰说道。

    “大使,您也玩够了?”

    谢成说道。

    “永平侯,我只是在兑现我的承诺,哪怕是老百姓,答应人家的事情也一样要做到,既然你们要我做中间人,那我当然要公平公正。”

    “啊,公平公正,话说河神怎么没来?”

    “人家是神仙,怎么可能一直盯着凡尘俗世,只要你们没有违背承诺,河神当然也没必要过来,但要是你们违背承诺,那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大使想让我们兑现什么?”

    谢成说道。

    谈判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皇太孙出面。

    所以接下来昭义,护国,河东三社的总指挥,将代表三社所属两百多万山西百姓,和永平侯正式展开谈判。

    “第一,大赦。”

    杨丰说道。

    “可,陛下已经明示,一旦山西之乱平定,即大赦期间所有参与之人,无论是最初北上太原期间各县作乱者,还是事后推选的都头,加上此前在天井关与朝廷交战者,统统赦免其罪行,但这些会社,都头什么的,事后也必须解散,至于那些指挥,陛下会一人赏赐个职位。”

    谢成说道。

    “然后找机会抓住他们把柄,再以朝廷法律秋后算账?”

    “大使说笑了,只要以后他们不犯法,朝廷就是想抓也没有把柄可抓啊!”

    “犯法不犯法,最后还不是你们官字两张口,不过这件事你们也不用操心了,我会雇佣他们的,从指挥到都头全都雇佣,然后送他们到丰州川开荒种田。”

    “以后有事再把他们送回振臂一呼?”

    “永平侯果然专业。”

    杨丰笑着说道。

    谢成只是微微一笑。

    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秋后算账是不可能的。

    就算朝廷不秋后算账,地方官,此前被逼捐的士绅,一样也是要跟这些刁民们秋后算账的。

    这段时间那些刁民的花费,当然不可能自己出,都是从山西各地士绅那里逼捐出来的,要么你站出来带头对抗朝廷,要么你掏钱掏粮食,由我们站出来对抗朝廷。那些士绅害怕朝廷秋后算账,当然不敢出来带头,实际上他们这时候肠子都快悔青了,原本的确是他们最先跟着河神搞事,但他们就是想着逼走晋藩,结果却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这已经是造反了。

    所以带头是肯定不敢的,只能哭着掏钱掏粮食。

    而以后秩序恢复,这些士绅终究有些地方上的权力,再和地方官勾结,不报复那些都头才怪呢!

    但杨丰此举就让这把刀始终悬着,如果朝廷或者地方官员士绅,真对参与的刁民打击报复,那么这些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建立起威信的都头,指挥们随时可以回来振臂一呼,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再次让山西陷入叛乱。

    谢成也是造反出身的,他是专业的。

    “第二,军户必须分地。”

    杨丰说道。

    谢成默默点了点头。

    这个已经是必须的了,要知道朝廷终究还得靠山西军户,皇帝也不可能再换批军户来驻守山西。

    甚至不只是山西军户,其他各地军户也都开始要求分地。

    如果皇帝拒绝,那么很可能就不只是山西军户了,更何况他本人在知道了军户制度以后的糜烂后,本来对这种制度也没了信心,所以军户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必须的,只不过暂时还没定出个新制度,毕竟这不仅仅是分地那么简单,如果分了地,那么以后军粮如何解决?还有军户调动的问题,军户因为各种问题调动是很平常的,如果分了地,那么还怎么调动?还有如果分了地那以后增加的余丁土地怎么办?原本余丁也是由卫所给田地,虽然比正兵减半,但他们的地也是卫所给。

    军户余丁是不断增加的,那么卫所怎么解决他们的土地?

    总之不是简单一句话分地就能解决的。

    “第三均田免粮。”

    杨丰说道。

    “大使,只要你保证山西行都司的粮食供应,并且每年保证山西工商业税收超过目前的两百万石,朝廷就可以免粮,至于均田倒是最容易,陛下一道圣旨而已。这又不用朝廷出钱,朝廷也没什么损失,最多陛下给那些被分了田的地主点补偿,给他们家一个秀才功名。”

    谢成说道。

    “所以,干脆把山西的税收承包给我?”

    杨丰说道。

    说话间他看着已经开始祭天的皇太孙。

    这个祭天仪式是很繁琐的,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一步步来,袁大头祭天过程耗时一个多小时呢!

    皇太孙虽然不是以皇帝身份,但过程也要依照礼仪。

    “就跟胡元时候那些色目人一样?”

    谢成说道。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其实对朝廷来说,关键就是这个免粮,也就是山西的每年两百多万石,这是北方最大一笔税收,尤其是供应山西行都司的军需,如果杨丰能确保朝廷不会少了这笔收入,山西行都司不会缺了这笔供应,那么干脆像胡元一样采取包税制把山西税收承包给杨丰,反而让朝廷省下了很多麻烦。

    毕竟维持一个税收系统,也是要投入大量钱粮的。

    征收,储运,管理,统统都是要单独养活一定人力,但如果使用包税制就完全不用操心了。

    全是包税商自己的。

    而且这种制度也不是没有先例,毕竟胡元时候绝大多数税收都是承包。

    “但如果让我包税,那么除了盐还是朝廷的,其他比如茶之类,在山西境内就全放开了。”

    杨丰说道。

    “我会奏明陛下。”

    谢成说道。

    其实只要不放开盐业就行。

    茶的确是目前换马的重要物资,但这不关山西的事。

    山西又没法种茶,山西放开也没用,反正外面还是朝廷给输入,最多也就是在山西境内交易更自由些。

    至于其他就不值一提了。

    “第四,必须把各项条款,白纸黑字写成盟约,而且要皇太孙签名,陛下行玺。”

    杨丰说道。

    谢成默默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天子与百姓为盟,皇帝和百姓拉到平等的位置。zWWx.org

    盟约……

    首先得平等才能盟约,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跪伏脚下的,这个不叫盟约,虽然可以用些好听的辞藻美化,但只要皇帝和百姓盟约了,那事实上就是两边没有高低之分。好在这不是谢成需要操心的,而且这时候的皇帝本来也就是从最低等级的百姓起家,要饭的嘛,没的再低了,再低是奴婢,但奴婢不算百姓,就庶民这个身份而言,的确没有比皇帝起步更低的。

    所以他应该不至于对这个问题太在意。

    就这样在皇太孙祭天的过程中,杨丰和谢成分别代表谈判双方,提前完成了这场谈判的核心内容。

    而皇太孙在寰丘上,在数十万百姓瞩目中,一身衮冕继续着祭天仪式。

    整个过程持续半个小时,随着燎炉内昭告上天的祭文焚烧,在大明搅得整个北方人心惶惶的河神事件算是正式落幕。

    至于接下来的谈判没什么悬念。

    杨丰的四条全答应了。

    然后是归明还是归宋的选择,至于这个选择也没什么悬念。

    条件都答应了,当然选择回到大明了。

    而山西百姓选择回到大明的消息传到京城后,第二天皇帝陛下宣布大赦,而且不仅仅是大赦山西,全国的大赦,这样就不是被山西刁民们要挟的,而是皇帝陛下因为梦见大宋诸帝都跑来感谢他,所以一时心情极好,感觉自己终于可以四海升平,所以才一高兴就大赦的。

    军户分田也变成了军户制度改革,只不过这个改革不能贸然,所以需要一个试点来试验一下,最终选择山西都指挥使司作为试点。

    山西的均田……

    这个变成了山西地主踊跃献土……

    献土换功名,献上一百亩地的换一个秀才功名,献上一千亩地的换一个举人功名。

    献一万亩地的,直接赐同进士出身。

    不过山西也没有一万亩的大地主,所以实际上就是换一堆秀才举人。

    然后这些土地由皇帝陛下赐给那些佃户耕种,不是分地,是那些地主们为了自己子孙的功名,非要把地献给皇帝,皇帝拿来当然也没用,所以仁慈的皇帝陛下就把这些地分给原本耕种的佃户,不过这些地算是官田,佃户们有耕种权但没有交易权。

    官田是要重赋的。

    而官田可以交易。

    但山西这些官田没有重赋,所以也就不能交易。

    免粮……

    当然不能免粮,免山西的赋税不免其他省份,那不是逼着其他省份造反吗?

    免粮是肯定不能免的,只不过山西的赋税全都承包给杨大使了,至于他怎么收就与朝廷无关了,在朝廷那边山西就是该怎么交税还怎么交,只不过这些税收由杨大使代收然后上交,他自己不收是他自己的事,只要他每年别少了向朝廷上交的份额就行。

    山西一年夏秋两课加起来两百八十万石。

    只要杨丰一年把这两百八十万石小米和麦子交给朝廷,那么山西境内他怎么收税都随他便。

    但不能动盐业。

    河东盐池和盐引还是和过去一样。

    白纸黑字的盟约,这个当然也有,一式两份,只不过山西百姓的那份交给杨大使代为保管,而朝廷那份当然藏在皇宫里就跟铁券一样,所以只要杨大使不拿着满世界宣传那就相当于保密的。至于那些指挥,都头在外面怎么说,那个就是些刁民胡言乱语而已,如果山西百姓想核实,当然可以找杨大使看,但杨大使不会主动传,这个时代也没有能全国范围传播的。

    邸报是朝廷的,肯定不会传播。

    所以朱元璋签的很痛快。

    一则他的心态上并非高高在上到绝对不能对刁民低头,这一点很重要,在内心深处他其实明白自己和百姓是平等的,要饭时候他又不是没跪过,二则他很清楚只要自己不昭告天下,那么这份盟约就流传不开,最多放在杨丰那里,给这个家伙以后找麻烦用。

    而山西百姓一边则是承认朱元璋光复三晋,把他们从胡元的暴政下解救出来,作为对朱元璋的感谢,三晋百姓世代臣服朱元璋,以朱元璋为三晋的统治者和保护者,并称认其继承人的统治权和保护权。

    虽然本质没什么区别,但皇权的定义变了。

    实际上儒生们对这份盟约已经警惕起来,因为这改变了他们一直在宣扬的天命论。

    他们失去了对皇权合法性的解释权。

    但是……

    这份盟约又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因为这是民选择了君。

    民的选择,成为皇权合法性的解释,换句话说,民不选择,皇权就不合法。

    而儒生们,或者说他们后面的士绅们……

    那也是民啊!

    他们第一次获得了制约皇权的依据。

    所以,现实的好处和相对虚幻的东西相比,终究还是现实的好处更重要。

    (本章完)木允锋的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